九大目标和任务、五大部署、六大原则……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注重民生立场,特别强调和谐目标,在治国理念上颇多创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论的高度完善。
这是改革开放28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曾经有段时间我们只讲政治,后来有段时间我们只讲经济;现在终于将目光投注到整个社会。这个过程看似容易其实却很艰难。这是发展观、改革观进一步完善进而作出重大调整的产物。
“九大目标和任务”的排序能够证明以上判断。其第一条的关键内容是“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第二条强调“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三条则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九大目标任务”脉胳分明,表达清晰,内容脚踏实地,价值诉求明确。由此,“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发展观真正落到了实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发展观、改革观的变化和调整:由强调发展到发展与和谐并重,这无疑是理性的选择。
尤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随着本次六中全会的召开,构建和谐社会已经从制度建设层面扩展到文化建设层面,已经开始了从“制度和谐”到“文化和谐”的渐进,六中全会成为从制度和谐到文化和谐的重要节点。正如一家海外报纸社论所评价的那样,六中全会成功地将和谐社会与发展观、幸福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人生基本观念密切挂钩,使和谐社会观得以拓展升华,“将在未来创造出一种新文化”。
就社会健康发展而言,文化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发展为经,以民生为纬;以制度建设为切口,以文化建设为目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执政重点,如此治国方略,必将织就一幅“和谐社会”的绚丽图景。(郭之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