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赵承 刘刚 张旭东)胡锦涛同志15日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会内外代表、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这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中,处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大政方针中折射民生亮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眺望,一幅百姓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清晰显现。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这是2007年3月20日在江苏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拍摄的生态小区。河横村是国家农业部和江苏省确定的共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生态小区于2006年6月动工兴建,现在已交付村民入住使用。该生态小区一期工程建设新型农民住宅109套,注重生态环境、“农家乐”旅游及环保节能,并设有沼气生产设备。 新华社发
更加丰富的小康内涵
小康,中国百姓的千年梦想。十七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新世纪头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新要求;更加强调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明确提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要求;更加强调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要求。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说,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这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样的条件,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这将会为今后5年百姓生活带来更为显著、更为全面的变化。
“有增长、无发展”,我们有太多的教训。山东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代表说,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对人的关怀。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找到了发展的真正意义。
资料图片:2007年9月1日,北京中关村三小四年级10班的学生在开学当日温习功课。当日,北京市近120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年。新学期开始,在北京市城八区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学生将免交杂费,城八区内农村户籍的学生还同时免交教科书费。由于此前北京市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执行免收杂费的规定,北京市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全免,惠及学生的总数接近90万人。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更多实惠来自于“一体化”
在过去5年中,从免除农业税,到实行种粮直补;从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到师范生免费;从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构建农村低保,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湛江市委书记徐少华代表说,“一体化”是十七大报告中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词。这不但表现在规划与发展一体化,而且表现在公共服务方面,城市人享有的社会保障阳光,将会同样照耀到农民身上。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十七大报告在“一体化”方面提出的实实在在措施,为9亿农民带来了新的福音。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中这些充满感情的话语,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铮铮誓言。
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第一次作为单独章节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代表说,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忘了处于农村绝对贫困的人群。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扶贫标准,这为2000多万被扶贫的人口带来了福音。
记者了解到,提高扶贫标准,将使扶贫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制订新的扶贫办法。贫困标准的提高,除了考虑温饱外,还要考虑到上学、就医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投入将会增加,使贫困人口超越温饱、稳定脱贫,最终走向小康。
资料图片:宁夏吴忠市金积镇农民李鸿财(前)在自己家中利用“农家科技信息港”为村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信息(2005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发
更加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一个“短板”。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区域之间的差距,除了经济发展指标的差距外,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所能享受到的道路、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差距,是我们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和田地区行署专员艾尔肯·吐尼亚孜代表说,新疆的发展难点在南疆,南疆的难点在和田。和田财政自给率不到10%,但是这几年通过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大变样,维吾尔族群众住上了抗震安居房,吃上干净的水,受到“双语”教育。
可以预见,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行,不同的地区尽管可能还会在发展上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享受的基本服务的水平将会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