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仅改变着媒体生态,也在悄然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会堂内热议之时,网民们关注国是、建言献策的热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正使两会渐成“全民两会”。
伴随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每年两会期间互联网上的“不在场的民意”都越来越受到关注,鼠标与键盘打造的“直通车”,使来自更多人的声音得以直达庙堂,中国的2.1亿网民,均成为中国年度政治盛会的“参会者”。
“我有问题问总理”俨然已成为两会期间网上一道不可少的“大菜”。今年又有来自电视、电台、报纸、通讯社以及网站的十余家媒体,携手向网民征集话题,借网络的能量为民意桥梁的架设再助一把力。两会启幕不到一周时间,有的网上,网民向总理提问、建言已达数万条。
“总理,希望房价能降下来,让居者有其屋”、“总理,希望政府重视我们乙肝携带者的就业问题”、“教育不平等等于剥夺了落后地区孩子的受教育权利”、“我是城管们所说的小商小贩,也希望能合法合理地做生意”、“国务院政策好,基层不落实也没用!”网民的关切,更多的是民生问题,也常常更加直率、一针见血。
由于今年两会的时机,也有更多网民关心北京奥运、行政机构改革、换届、灾害中的应急机制建设。“总理﹐要让有能力者上任”,“选任干部首先要看这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我关注奥运期间中国人的形象”……不胜枚举,无一不是肺腑之言。还有网民洋洋洒洒提出了施政建议,思维与眼光均不输会场内的代表委员。
“网上两会”正成为每年两会不可轻视的“现象”和“看点”,对媒体而言也成为一道别样的“新闻大餐”。除了访委员、问代表,网络民意也成了一大新闻线索“富矿”,关于网民热议两会的报道不仅登上报纸,进入电视,自然还要回到网上热传。
议事者们也已开始主动将网络视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有政协委员首次把提案文本发到互联网上征求民意,欢迎网民“拍砖灌水”。
正如来自安徽的人大代表陈树隆所言,两会话题在网民中的持续火爆,折射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向透明化、民主化进步的象征。显然,不休会、不闭幕的“网络两会”,其意义早已超越两会本身的时空范畴。已有网民一语中的:政府对民生和人民的珍视,是民众的福气!建议政府应让网络汇聚民意的方式常态化。
总理两会结束后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网民提问,似乎渐成惯例,亦成舆论关注的亮点。今年3月18日,共和国的总理又将如何回应普通网民的声音?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