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艾福梅、崔清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跟随父母一起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并已成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薄弱环节。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龚玲建议政府在农民工子女集中城市兴建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目前,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口,无法按学区就近入学,接受中小学教育的渠道不是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就是城市内偏远的城郊学校,而这些学校条件差,管理水平低,不安全隐患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属于教育质量低、教学效果低、教师水平低的‘三低’学校。”龚玲说。
同时,由于农民工突出的流动性特点,他们的居住地点不固定,社会地位不确定,特别是在经济上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就致使这些孩子形成特殊的群体。“加上思想观念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在常规学校教育中表现出学习差异性大、学习自信心弱、有效注意力时间短、薄弱学科多、自卑心理强等问题,使得正常教育氛围中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无法有效形成,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也难以渗透到教学中。”龚玲说。
这位有多年教师经历的人大代表担忧地说,长此以往,农民工子女就会在教育中逐渐产生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与不和睦的同学关系,更会使人的价值信念失落。
为此,她建议政府在区域中心城市,也就是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城市建立公办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设定规模,确定教师编制,其办学条件与其他公办学校相同,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而且是在农民工子女自己的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