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朴在温室大棚察看作物生长情况。本报记者 李鹤摄
履职心得:常年与农民、农村、农业打交道,我总结了做人大代表的“小方法”:利用各种机会搜集民意民情,随时随地开“座谈会”。
黝黑肤色的高丽朴,在女代表中很容易被一眼认出。作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员,高丽朴主要研究蔬菜采后保鲜,她朴实无华的言语中,处处表现出对“三农”的热情和关切。
高丽朴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她履职的第十二个年头。她用“懵懵懂懂”来形容当年初次当人大代表时的情形,现在提起做人大代表的“小方法”来则滔滔不绝。
“因为人大代表是兼职,履行代表职责就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搜集民意民情,随时随地开‘座谈会’。”高丽朴总结自己的优势是:既可以接触到基层的农户、农民,也可以接触到高端的机构、专家。比如,在下乡指导农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时候,她会顺便问问群众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对现行政策有什么看法。与业界同行一起聊天的时候,她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谈谈农业热点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容易了解到实情,研究问题更有针对性。”高丽朴说。
因为农业技术跟不上、市场信息滞后,很多农民种的菜卖不出去、卖不上价,这让高丽朴很焦心。现在农村的技术推广热衷于赶大集、赶庙会,农民迫切需要的是身边有个技术推广员。她建议,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仿效国外一些做法,建立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一体化体系,让科研成果迅速推广。
“现在农民生产发展的区域差距很大,如果能把先进地区现有的技术推广开来,农业将会发生巨大改变。”高丽朴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