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北京环保局副局长:还没到探讨防治PM2.5阶段
齐鲁晚报
2012年01月09日 07:47:57来源: 齐鲁晚报 张榕博

  1月6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了过去十年北京市PM2.5浓度数据。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网上著名的“巴松狼王”杜少中陪着PM2.5一起,再次被公众关注。

  下午,坐在车公庄西路的办公室里,杜少中看看窗外,是雾都一样的空气景象;打开手机,是22万微博粉丝、700多位私信聊友对天气不依不饶的追问。杜少中突然觉得,其实网络和现实真没什么区别。

  由此,杜少中又总结出三点体会:第一,现实和网络上的环保问题,他都该管;第二,他学会理解网骂,因为听到了更多问题;第三,他杜少中不再只说官话,而是学会了说“人话”。

  “现在还没到探讨防治PM2.5的阶段”

  齐鲁晚报:从人们关注PM2.5,到北京公布十年的监测数据,也不过两个多月时间。有评论说,这是美国大使馆的自测才促使了真相的公布。

  杜少中:这话我听了特别别扭。实际上,PM2.5、PM10,还有PM1,环保部门一直都在监测和考虑。

  齐鲁晚报:那为什么环保部门不主动出来解释和发布呢?

  杜少中:因为PM10的污染监测和治理还没有实现,还在治理中。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的PM10超标20%以上,今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很严重,还没有达标。作为环保治理的一个步骤来说,现在还没到探讨防治PM2.5的阶段。

  齐鲁晚报:但公众需要知情权,特别是需要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杜少中:每一次环境危机,都会对环境质量改善和公众环境意识提高产生推动作用。这次讨论也是这样,加速了PM2.5监测标准出台,应该说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儿。

  当然这个讨论也暴露出,我们的空气质量确实不好,我们的信息公开做得也不好。以前我们认为,老百姓只关心空气质量好不好,监测什么是你环保部门的事情。但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

  齐鲁晚报:以前公众的关注一直被政府部门的选择性信息公开“牵着鼻子走”。

  杜少中:有这种情况。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做。公众什么时候关注什么问题,不应该按照官方给定的时间表和顺序来确定,它可能是跳跃的、超前的。大家既然提出来了,你就不要回避。

  “民间自测PM2.5,我觉得是儿戏”

  齐鲁晚报:现在,很多地方的民间环保组织都在发起自测PM2.5的行动,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杜少中:我觉得从科普的角度看,这是个好事。但是你要让大家把关注PM2.5这个事情做得极端了,大家都去测,大家都拿自己测出来的数字当个事情,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监测PM2.5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

  齐鲁晚报:您的意思是,民间自测PM2.5不准确?

  杜少中:前几天我看到达尔问(一民间自测PM2.5发起组织)的一个负责人,我跟他说,家庭用的腕式血压器和医院使用的血压器都可以测血压,但是前者只是一个参考,老百姓要对血压“确诊”,还是要到医院来检查血压是否正常。

  齐鲁晚报:您这样说,那您对民间自测PM2.5的监测设备了解吗?

  杜少中:2008年奥运会时,有一个英国记者拿了一台便携式PM2.5检测仪问我一个问题,他说,他们拿这个东西监测过,然后跟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对比,有差别。我就跟他说,这个东西监测啊,不靠谱。说起来像个玩具,这是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的。如果我们在装修完以后测室内空气质量,那也需要把房间窗户关闭24小时,再进行监测。如果你要在室外监测,你能把大气环境关门关窗24小时再监测吗?它无法保证一个恒定的监测结果。

  齐鲁晚报:最近传出PM2.5监测体系遇到资金问题的消息,民间自测难道不是一个办法吗?

  杜少中:我问过这种仪器多少钱,环保人士回答,三千块钱。我想说,如果三千块钱就能监测大气质量的话,那么现在哪个城市还会缺少PM2.5监测设备?还会出现PM2.5设备资金困难的问题?三千块钱的监测设备,这只是一个儿戏。

  齐鲁晚报:最近南京和上海先后公布了过去几年的数据,北京也公布了,都受到了大家欢迎。

  杜少中:但我觉得,作为一个环保官员,在科学问题上,我们不能随便妥协,随意表达一种态度。你要承担一点压力,不能大家逼你紧了,你就公布了。我觉得一定要在标准出台以后再公布数据才比较严肃。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减排上”

  齐鲁晚报:公众获得更多知情权后,环保部门是否感觉压力非常大?

  杜少中:对于环保意识提高,以及环保本身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但是你说出来以后,发现很难治理。在PM10还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超标的情况下,我们来公布PM2.5,实际上意义不大。如果你把过多的财力和人力放在PM2.5的监测和防治上,恐怕也不合算。

  齐鲁晚报: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治理,那么公众坚持追问PM2.5,您怎么看?

  杜少中:有人跟我说,我从飞机上一下来,就发现北京污染很严重,你们为什么还不公布PM2.5的数据?我说你肉眼都能看到污染了,你还需要那个数据干什么?大家都知道这种污染的来源是什么,既然你知道这样一种现状,那么你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减排方面。

  齐鲁晚报:那您认为,这次对于PM2.5的讨论,环保部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杜少中:1998年,污染比现在重得多,但是大家根本不会关注这个问题,没有人跟你讨论。那时,是官员着急,老百姓不着急。现在,大家都着急,那就给环境治理一个最好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以后大家还会讨论水、噪音、垃圾污染等问题,那环保工作就好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同时也更难做了,也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可以监督了。

  “我在网上挨骂挨得痛快淋漓”

  齐鲁晚报:您现在不但是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还是一位知名的微博博主。这对您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杜少中:网下的事情你要管,网上的事情你也要管。虚拟社会也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齐鲁晚报:从开通微博,到参与PM2.5的大讨论,有人觉得一个官员这样做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是这样吗?

  杜少中:是啊。比如前几天,微博上有一个小伙子,什么原因都没说,就骂了我一顿,我挺难受的。后来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那天他喝酒了,心里不痛快,上来想找一个当官的发泄一通,结果就发现了我。

  齐鲁晚报:那您抱着什么心态看待网上的评价和指责?

  杜少中:当大家伙在表扬我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我的悼词,这么夸我,死了都值了;当大家伙骂我的时候,我这人不是贱骨头,但我有时挨骂挨得痛快淋漓。

  齐鲁晚报:今年您被评为十大微博影响力公务员,看来确实有很多感触。

  杜少中:我觉得,微博可以治病,多写多看,心态越来越好,因为你越来越包容。官员说话,有时跟文件差不多,那是官话,但是你和老百姓打交道,你还说这样的话,老百姓就会说,你不说“人话”。所以,我必须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为大家解读文件和知识。这是官员们应该和乐于做的。

标签:PM2.5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发达国家PM2.5数据达标经历几十年努力
  • 李克强:稳步有序推进PM2.5监测标准发布
  • 北京春节前将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
  • 环保部四招支持北京治理PM2.5 监测实施三步走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