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深度报道  正文
谁动了鄱阳湖的水?——鄱阳湖陷入枯水境地调查
2012年01月13日 10:01:48来源: 新华网 郭强 周科 刘彬

  新华网南昌1月13日电 新年伊始,鄱阳湖再次传来干旱的消息:鄱阳湖水体面积目前已萎缩至不足200平方公里,不到丰水期的二十分之一。星子站水位更是在新年后不久跌破8米关口,鄱阳湖正式进入极枯水位期。

  缺水、枯水、湖盆变草场——曾经烟波浩渺、长期稳坐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到底怎么了?到底谁“动”了鄱阳湖的水?记者近日沿湖进行了采访调查。

  低枯水位背后:自然与人为因素交叉作用

  鄱阳湖水位缘何持续偏低?记者调查发现,低枯水位的背后,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

  首先,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导致入湖水量在一个时期内严重不足。气象专家介绍,鄱阳湖湖水主要是依靠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但2011年以来,江西省降水量整体偏少,且在时间分布上十分不均。

  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江西全年降水量仅为1305毫米,较往年约减少了22%,排有记录以来倒数第五位。其中,1月至5月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了近60年来同期最严重干旱,6月初又发生旱涝急转,降水量为近50年同期最多。

  其次,长江上游大批库坝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造成了非自然因素的持续低枯水位。江西省水文局1月2日8时的监测统计显示,江西境内五大河流的入鄱阳湖流量只有732立方米每秒,而鄱阳湖的出水流量则达到了1280立方米每秒。鄱阳湖湖水被急剧“拉空”,水位快速下降。

  其三,鄱阳湖区出现的大规模采砂活动造成湖区河道下切,水位下降严重。据了解,一艘功率几千马力、两三层高的大型采砂船“吸砂王”,一次作业就可将水深30米、半径60米范围内的砂石吸个精光,形成近百米宽的大坑。

  记者在湖区采访时也看到,一艘艘巨大的采砂船在湖区作业,一堆堆高高的砂石堆放在湖畔河边,一个个深深的砂坑遍布鄱阳湖周边河道、湖床上,滞留宝贵的水资源,无法形成有效水面和水位。

  低枯水位下的鄱阳湖之悲

  鄱阳湖边的星子县南康镇有两个专业渔民村,生活着渔民1000多人。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靠打鱼为生。对于他们来说,鄱阳湖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他们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可刚刚过去的2011年,鄱阳湖却并没有像往年一样眷顾他们。从上半年的春夏连旱到下半年的水位持续走低,他们度过了干旱缺水和无鱼可打的一年。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状况还将延续。

  在星子水文站监测点附近的码头,记者碰到了刚刚出湖捕鱼回来的张金云夫妇,桶里的几斤小鱼就是他们老两口这天的全部收获。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张金云告诉记者,自从水位退下去之后,每次出湖都捕不到什么鱼。而按照往年的行情,眼下年关将近,正是卖鱼的好时候,“原本可以趁这个时间好好挣上一笔的,可照现在的情况,每次捕的鱼还不够耗费的油钱。”

  日子艰难的不仅是这些靠打鱼为生的渔民,生活在这里的候鸟、江豚等野生动物也同样面临着生计难题。

  作为世界著名的候鸟栖息地和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鄱阳湖栖息着310多种湿地鸟类。每年10月,都有上百万的候鸟从北方迁徙至鄱阳湖越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超过50万只的候鸟来此越冬。

  面对因干旱而导致的候鸟生存环境恶化和食物短缺等问题,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说,他们已对辖区内候鸟比较集中的几大湖泊采取用水泵从修河抽水补给的应急措施。同时,为了保证候鸟食物,他们还专门向核心湖区投放大量鱼苗。

  此外,随着水位的进一步下降,周边部分地区的生活用水也开始受到影响。在都昌县,当地自来水公司的取水口已经出现干枯,县城12万居民生活用水面临困难。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都昌水位站的水位观测井和水尺等设施全部裸露在干枯的湖床上,在水厂取水口,当地已经增设了5台临时水泵到更远的湖底二级提水补给。

  鄱阳湖低枯水位已常态化需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自2003以来,鄱阳湖已经连续近十年出现低枯水位,其中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历史同期最枯水位。

  江西省水文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星子站最高水位只有两个汛期年份超过20米,而且低于10米的枯水期时间在不断延长。即使是2010年那样的丰水年,进入10月后枯水期仍然达到165天。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作的专题调查分析认为,今后鄱阳湖低枯水位将成为常态,并将导致鄱阳湖生态与经济两方面承载能力的大幅降低。为此,相关部门和沿湖地区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做好长期应对鄱阳湖低枯水位的准备。

  据了解,目前江西省有关部门也正在就鄱阳湖低枯水位对城市供水的影响进行调研,并准备通过采取上游水库调节、沿湖取水管线延伸和加强采砂管理等应对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而针对低枯水位下渔民生活困难的问题,基层干部、渔民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等都呼吁,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渔民转产转业。

  江西省鄱阳湖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陈芙说,近年来受持续低枯水位影响,鄱阳湖的渔业资源已日趋匮乏,渔民面临着生计难题,转产转业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国家尽快出台扶持政策,通过高位来推动。”

标签:鄱阳湖|枯水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鄱阳湖进入极枯水位期
  • 鄱阳湖连续水位下降 都昌县饮用水取水发生危机
  • 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低影响沿湖居民生活
  • 鄱阳湖水位创60年新低 致12万居民饮水出现困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