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将加大治理交通拥堵力度,这是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获悉的。
2011年,面对日益加剧的交通拥堵难题,北京市从科学规划和“建、管、限”等方面推进28条综合措施。2011年,北京市内客运量比上年增加了4.6%,达84.2亿人次,但28条举措的推行,使交通拥堵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评估交通拥堵程度的工作日平均交通指数下降21.3%,工作日拥堵时间减少75分钟;全年“中度拥堵”等级以上天数减少78天;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分别提高10.5%和13.2%。
过去一年,北京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3条新线路提前开通试运营,新增运营里程36公里,总里程达到372公里;加大城市次干道、支路建设力度,完成15项微循环、90项疏堵工程建设;在确保安全前提下,进一步缩短地铁发车间隔,平均运力提高10%;启用京通快速路公交通勤走廊,实现市郊铁路S2线公交化示范运营,开通15条“袖珍公交”和57组社区通勤快车;实行机动车限购,机动车保有量同比少增61.7万辆;加强交通秩序管理,调整中心城区非住宅区停车收费价格,开展停车服务季活动。
公交先行,市民出行选择公交的积极性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达到42%;小汽车出行比例为33%,首次出现下降态势,降幅为1.2个百分点。公交便捷度在提高:京通路快速公交道上,公交车畅行,平均运速提升1.2倍;“袖珍公交”和社区通勤快车日均运送7万人次……
机动车限购,停车费调整,两项治堵政策,市民关注度最高,交通管理部门压力最大,效果也最显著:2009年北京增加小客车50余万辆,2010年增加80余万辆,2011年实施“摇号”后净增17万余辆,同比下降约80%,给首都治堵留出了宝贵时间。在加大停车位供应,新增近7万个车位,提供近万个错时停车位的同时,调整非居住区白天停车收费价格,实行差别化收费标准,中心城区的小汽车流量同比下降12%。跑在路上对交通状况感触最深的出租车司机对这两项举措评价最高。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将以轨道交通建设和道路微循环改造为重点,以公交线网调整和换乘条件改善为突破口,以科技支撑和精细化管理为依托,着力提升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力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6以下,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44%。全年将力争分段开通4条地铁线路,完成80项疏堵工程,打通道路微循环45公里,推进地面公交分级建设管理,改善公交、地铁接驳换乘条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建成2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