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销售增长稳健
“2011年销售收入增长有点偏慢,2010年增长了差不多50%,那才真叫快啊。”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开发区开便利超市的刘应国说,2010年,他经营的超市销售收入60万元左右,2011年差不多70万元了。
2007年,刘应国在开发区的镇上开了这家超市。起初销售额很小,赊账又多,经营很是困难,这两年有了很大起色。刘应国在给记者介绍的过程中,不时有顾客前来采购年货。记者发现,无论是镇上居民,还是周边的农民,在选购年货的时候都很关注商品的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现在大家都不怎么买了。而且大家手头宽裕了,习惯也改了,在超市购物不砍价了。”刘应国说。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这一涨幅和刘应国的感受是比较接近的。
农民收入增长快,消费能力提高了
刘应国说,2010年起农产品价格猛涨,周边农民种地收入增长了不少,外出务工的人收入也涨了很多,附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他在镇上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做了。这两年他经营超市的利润差不多有6万多元了。
统计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9%。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21.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7%,转移性收入增长24.4%。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
农民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反映在刘应国这里,就是超市的货物越来越丰富。记者在超市里看到,城里大超市有的品牌、农副产品,这里基本也有了。刘应国告诉记者,现在各个品牌的代理商和经销商都给他供货了,进货渠道比以前更畅通,所以商品也就更丰富了。
老百姓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了,给超市带来的好处不仅在于购物多了,最大好处还在于赊账少了。“以前一年的赊账差不多就10万元,一年到头要账都要磨破好几层嘴皮子。”谈起以前要账的窘境,刘应国很是苦恼。“都是附近的熟人,不能不赊吧。”
“现在好多了,赊账少了60%—70%,而且一般都是临时没带够钱,回头过来就能给了,不用催要了。”刘应国说。
顾客总抱怨物价上涨,因为货物进价涨得更快
近年物价的上涨,也让刘应国经营的超市遇到了一些麻烦。“每次顾客过来都抱怨:怎么又涨价了?其实我们也很无奈,因为我们进价涨得更快。”刘应国给记者举了个例子,他超市里面卖得很好的一款产品——橘片爽,2010年上半年才卖到35元一盒,而现在已经卖到了48元。
“顾客有抱怨,我们能理解,可是不涨不行,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谈起涨价,刘应国很头疼。“关键是镇上便利超市竞争很激烈,一个小镇上就有六七家,我从来不敢先涨价,要等别人涨完了我才涨。”
“好在政府物价调控有了效果,现在物价稳一些了,要不然我们不好跟顾客解释了。”刘应国告诉记者,现在一部分商品还在涨价,但已经涨得不多了,而且很多也是因为春节期间需求过大,一时供应不足才涨价的。
根据数据,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农村上涨5.8%,分类指数食品上涨11.8%。由于数据需要反映综合情况,所以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还存在一定差距。
除生活支出外,教育开支对百姓压力最大
刘应国除了和妻子共同经营超市外,自己还兼职做了附近一个村子的电工,负责村里电力设施的维护和电费的收缴。“这个工作一年工资差不多9000元,刨去摩托车油钱等成本,还能挣上6000多元吧。”
虽然一年有六七万元的纯收入,刘应国还是感到并不轻松。“虽然收入在涨,但开支涨得更像个无底洞。”刘应国感叹。他现在最大的支出在子女的教育上。
刘应国夫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现在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上大二,一年学费就是1.2万元,每个月生活费差不多1000元,还要买衣服和各种电子产品,一年的开销是2万多元。小儿女目前上初中,他把小女儿送到了石首城区最好的中学。因为是寄宿制,而且还要上各种补习班,一年的开销要1万多元。
“两个孩子一年的费用平均下来差不多4万元。”刘应国说,“要不是辛苦经营还干兼职,就难了。”
除了女儿的教育支出外,刘应国夫妇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平时4个人在家支出也不少。刘应国拿着账本细细给记者算了算他们的生活开销。“过年也就买了20斤肉,两只鸡,我们算够省的了,但这么省吃俭用,一年吃穿费用和各种人情支出也差不多2万元。”
谈起2012年的愿望,刘应国希望周边农民收入能增长得更快些,物价能涨得更慢一些,这样他的生意就更好做了。当然,他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教育的费用能降下来,这样他的担子就会轻多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