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山站2月8日电 北京时间8日晚,自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出发的“雪龙”号科考船经过5935海里(约合1.09万公里)、451个小时的航行,驶抵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等待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第二阶段卸货。
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在阿根廷乌斯怀亚港完成淡水、燃油、蔬菜等物资补给后,于北京时间1月15日凌晨启程返回中山站。途中,“雪龙”号科考船经历了本次航程的第三次西风带穿越,所遇风力达8至9级、阵风10级,涌浪高达4至5米,超过前两次穿越西风带时遇到的涌浪高度。
第28次南极科考大洋队在风浪中抓紧时机,24名队员通过13天的艰苦作业,于北京时间1月30日上午完成在南极半岛海域的多学科大洋综合考察,作业站点达46个。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半岛海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大洋考察,填补了中国在南大洋断面大纵深综合观测的空白。
按计划,“雪龙”号科考船驶抵中山站附近后,将利用小艇开展第二阶段卸货任务,计划卸运的物资包括830吨建筑材料、300吨油料和15吨生活物资。据船长沈权介绍,由于中山站第二阶段卸货工作主要受沿岸海冰及天气状况影响,具体卸货时间要视情况而定。
“从地理位置看,中山站刚好处在一个海湾内,这一地区盛行的偏东风把东北方向的冰山及浮冰‘堆积’到中山站沿岸,正好挡住了小艇卸货所需的水道,”沈权说。由于水深不足,“雪龙”号科考船只能行驶至距离中山站沿岸十几海里处,卸货必须靠小艇完成。合适的卸货时机是等待西风或者南风将沿岸的浮冰“吹散”,形成适合小艇通过的水道。
根据以往经验,目前中山站所在的普里兹湾地区夜间有从南极高原冰面陡坡俯冲而来的“下降风”,平均风力可达8级左右,不利于小艇作业,因此第二阶段卸货的“黄金”时段主要在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7点之间。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中山站第二阶段卸货大约需要10天时间完成。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