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戏言: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话并不好笑,听起来却有些沉重。
为什么每年的学雷锋活动,多是走走过场,临时抱佛脚?雷锋精神的精髓,为何不能抵达人们的灵魂深处?都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雷锋神话了,雷锋,变成了一个刻板的符号。
其实,生活当中的雷锋,不仅仅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榜样,用如今的眼光来看,他当时还是一个时尚青年。他英俊潇洒,很爱美。在鞍钢工作时,雷锋花了两个月的工资,去买了一件时髦的皮夹克、一条深蓝色的毛料裤子、一双黑色皮鞋,还有一瓶“雪花膏”。雷锋穿着这身行头,专门去照相馆拍了张照片,作为纪念。
他是个很爱照相的人。从湖南去鞍钢的途中,要在北京转车,他利用中间的几个小时,特地跑到天安门前照相。刚拍完一张留念照,他看见广场上有辆摩托车,赶紧跑过去借来,跨着摩托车拍了一张酷酷的照片。
在部队里,雷锋也是一个“文艺骨干”,唱歌、跳舞、弹琴、演小品、说快板,他乐此不疲,甚至还主动担当舞美、化妆等幕后任务。
作为一个普通人,雷锋也有性格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过失,而且,作为一个年轻人,他也有过朦胧的爱情,甚至还写过青涩的爱情诗篇……
然而,雷锋生于那样一个需要标榜、需要典型的年代,作为雷锋精神的载体,他的诸多不够“高大”不够“完美”的细节,都被尘封起来,我们因此看不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只看到一个形象高大的、近乎符号似的榜样。雷锋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报纸和广播里,出现在一年又一年的课本里。
其实,这是对雷锋的不公,也是雷锋精神越来越被淡薄、甚至遭到质疑和讽刺的原因所在。
雷锋不是神,他仅仅是那个时代一个积极向上、热心助人的普通青年,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雷锋精神”――不为名利、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等,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尤其是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当今,更是需要弘扬雷锋精神。
所以,请不要将雷锋符号化,一个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雷锋,才更能让人亲近,他作为榜样的力量才更为强大,也更加深入人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