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医生指蔡瑞芳“言论不严谨”
对于蔡瑞芳的“封刀”言论,业内也有很多医生持不同意见。台湾报道说,担任眼科医学会镭射视力矫正委员的郑英明表示,其实镭射近视手术的技术是最简单的,也非常安全,但手术有无并发症,大多与镭射仪器有直接关联。台湾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医学会理事张朝凯也表示,蔡瑞芳的意见不能代表眼科医界的意见。他说,如今镭射近视设备都已升级到飞秒镭射、虹膜定位,副作用已降到非常低,他并不同意少数医师夸大其词。
在中国内地,也有许多眼科医生认为蔡瑞芳的言论“不够严谨”。著名眼科医生、最早从事此项手术的李伟力教授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就此事发表言论说:“科技工作者发表科学思想的正确方法是发表科学论文。发表个人言论是自由的,但不代表科学。一个人要以科学家的名义发表观点,唯一的方法是发表科学论文。”
著名眼科医生刘保松也表示,只要掌握好适应症,激光仍然是目前最安全的近视眼手术方式,不可能因为一个医生而否认全医学界的科学实践结果。
不知是否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同行的压力,作为宣布停止激光近视手术后的补救,蔡瑞芳又解释说,这是一场小误会。他表示,不继续做LASIK并不是因为认为LASIK有潜在危险或是有问题,而是有其他的考量。他认为,LASIK还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近视手术,能够非常精确地矫正近视者的度数,成功率达99%,但是视力是人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不容手术有闪失,因此比做手术更重要的,就是要能先找出不适宜做手术的患者以避免并发症出现。
即便如此“补救”,“封刀”言论的影响也已经产生,在某网站发起的问卷调查中,表示“犹豫”和“绝对不会做”的网友超过六成。
长期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清楚
蔡瑞芳的言论引发激光矫正近视眼手术安全性大讨论,而这种讨论自这一手术问世以来一直存在。
蔡瑞芳说,因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激光手术的患者,10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有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有人一直以来都对这项手术持否定态度,也有不少患者通过网络发帖,讲述自己术后出现反复、眼干、夜间视力下降,甚至看不见等多种问题。
在美国,这一手术的安全性也被许多人质疑。多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收到许多投诉,一部分接受手术的患者表示这一手术带来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些情况在FDA的官方网站上被详细介绍。
一些反对者甚至成立一个网络域名为www.lasikdisaster.com的网站(LASIK灾难网),记录了有关该手术的众多失败记录,并呼吁更多的手术失败者在这里发出他们的声音。在该网站上,人们制作图片模拟手术并发症患者看到的事物,图片上的世界看起来十分模糊。
FDA官方网站上对LASIK的介绍是谨慎而辩证的。该网站写道:“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的结果感到满意。然而,像其他任何医疗程序一样,LASIK也有风险。这就是你必须要了解屈光手术的局限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原因。”FDA还强调,LASIK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