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汶川县三江乡新貌。吴传明摄
早春时节,再走四川地震灾区,远望近观,动人心弦。
德阳市东汽新厂区,1.5兆瓦风机叶片徐徐舞动。彭州市宝山村,虽是春雨绵绵,依然游人接踵。央视龙年春晚,广元16位老妈妈登台亮相,舞出灾区人民的欢乐和感恩。
产业振兴,民生改善,文化发展……奋进一刻不停,攻坚丝毫未歇,3年恢复重建全面完成,四川灾区驶入发展振兴快车道。
抚平伤痕的这片土地,油菜花正悄然绽放,虽未金黄遍野,却已生机盎然。
夯实基础,释放后劲,产业振兴种子在恢复重建的母体中发芽
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的2011年,四川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4年翻一番;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928.8亿元,同比增长22.3%;全年旅游总收入2449.2亿元,同比增长29.9%。
当年,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6个重灾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均超过22%,广元、阿坝、雅安增速列全省前三名。39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1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四川省政府正式下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着眼长远发展,明确灾区发展振兴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产业发展振兴”是《规划》明确的首要任务。
截至去年9月,2440户规模以上震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4989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成99.97%……在全面完成产业重建任务的同时,灾区各地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振兴步伐既快又稳。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坐落在德阳市。新年伊始,素以挑战“极限制造”著称的二重集团再传捷报:依靠自主技术创新,钢锭重达550吨至600吨的核电常规岛超大型1100兆瓦核电半速转子形成批量制造能力,在世界核电常规岛极限制造领域实现历史性一跃。
岷江之畔的阿坝铝厂,灾后新投产的两条5万吨电工圆铝杆生产线和集中烟尘净化装置,均采用先进技术,每吨铝合金产品可节约成本300元,节约标准煤13吨。
骨干企业强筋壮骨,园区建设也扩容升级。
什邡市京什产业园内,已落户北汽福田、明日宇航、格林雷斯环保科技等近30家企业,高端钛合金产品、新型建筑材料、高档节能门窗等项目协议引资超过40亿元。
借力转型,“高门槛”依然成就“加速度”,去年什邡经济增速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震后重点布局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吸引了华晨汽车、中国重汽、艾默生网络能源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两年前,开发区一跃成为四川第三个500亿元产值园区。
在浙江省对口支援下,青川县震后建起“川浙合作产业园”,引进泡沫铝、单晶硅、LED照明等产业。园区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上万个。
当前与长远兼顾,灾后5个省级开发区和24个对口援建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产业振兴夯实了基础,释放了后劲。
产业振兴的种子,也在城镇乡村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春节黄金周,四川6个重灾市州接待游客121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42亿元,均接近全省总量的一半。
在都江堰市,由上海援建打造的10万亩特色农业园区,靓了山坡,富了乡亲。
给生态让步,为旅游转型——龙门山下,川江两岸,“绿色经济”为农民增收致富铺就康庄大道。
2011年,四川39个极重和重灾县(市、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8元,增长21.4%。
加强服务,提升保障,以人为本理念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生根
四川灾区在发展经济拉动就业的基础上,通过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扶持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就业创业。早在2010年9月,重灾区就有99.9%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截至去年9月,145.91万户损毁农房、25.91万套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完成,受灾群众“家家有房住”的目标全面实现。
重灾区3001所学校完工2989所,1362个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完工1359个,全省福利院、救助站、社区居委会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完成9663个,建设标准、功能配套、服务能力可谓飞跃提升。
民生布局仍在紧锣密鼓,渐入纵深。今年内,重灾区将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投资28亿元建设的410个减灾防灾体系项目为百姓搭起“安全网”。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重建理念下,公共服务和综合保障能力在灾区全面提升。
由上海市对口援建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是目前四川省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县市级医疗机构。灾区还布局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
让灾区群众安心、舒心的,不仅仅是服务保障设施的大幅改善,为民、便民、利民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理念,同步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在绵竹市两会上,政府承诺的今年10件民生实事,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实现全市城乡医保社保全覆盖,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7000人次,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
投入使用已近两年的年画村便民服务站,集计生、民政、社保、土地、水利、农机等办理职能于一身,提供“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免除了群众办事的奔波之苦。在四川地震灾区,类似的便民服务设施已建设完成9600多个。
今年元旦,汶川映秀镇出了桩新鲜事:每户家庭都收到了县里送来的特殊礼物——一只控油壶、一把限盐匙、一根腰围尺。汶川县创建“全民健康示范县”启动仪式同日举行。从今年开始,县政府每年筹资700万元,为全县10万群众提供免费体检。
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的上档升级,进一步提高了灾区居民生产生活满意度。
2011年底,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的报告显示:成都地震重灾区47.84%的受访群众在最近3年接受过各级政府提供的就业援助,54.25%参加过政府主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84.94%参加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70.59%认为收入水平较震前有所提高,91.82%对目前工作生活状况表示满意。
搭建载体,创新机制,感恩奋进情怀在文化重振的格局中绽放
着力建设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新地标,培育文化新业态,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贯穿始终的方向。
汶川博物馆,如今成了汶川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去年5月,北川图书馆新馆开馆,占地面积为震前老馆的3倍,拥有10个阅览室、7万册馆藏图书,还有包括5000册电子图书、200种电子期刊以及大量影像资料的数字资源。
随着文化设施改造升级、服务理念改进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也不断丰富。
省市文艺团队下乡表演一个节目,各乡镇文艺队伍主动配套1到2个节目,学习借鉴,提升水平。这是从去年开始,绵竹市文化部门倡导的活跃基层文化新举措。
在安县,乡村农民文艺小分队已发展到80多支,他们常年活跃在乡村,深受群众欢迎。
数字记录下四川灾区加快文化发展的脚步。
“5·12”地震后,四川省文化系统多方争取,将涉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羌族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的3677个文化建设项目纳入规划,概算投资87亿元。
截至去年9月,四川省1014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开工率达93.5%, 58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率达94%,245个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全部开工,1575个文化市场服务网点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完成。
去年5月12日,茂县最大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新羌城开门迎客。绵竹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联姻,文化旅游业态逐步形成;羌族妹子回乡创业,最大羌绣产业园落户平武县;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江油李白文化产业园,剑门关文化产业园……全省灾后重建实施的58个文化产业项目,投入上亿元的超半数,陆续开始产生效益,前景看好。
感恩奋进,已然融入灾区乃至全川人民的血液中,成为四川新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最大的感恩是加快发展振兴,最大的感恩是建设美好家园。从悲壮走向豪迈,从恢复走向振兴,震后第四个春天里,放眼灾区大地,更多的生机在勃发,更多的憧憬在绽放!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