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短片)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
把山区、半山区的老百姓的小水窖把它灌满、装满,这个大概是我们现在大概每一方水,运一方水有的地方补助10元,有的地方补助20元,现在190万口小水窖已经灌满了160万口,都是地方政府拿钱补贴,用车把水拉上去把它灌满。这样保证了广大山区、半山区农民的用水安全问题。第四条,就是送水。包村、包户送水。现在地方政府组织了各个方面的力量,大概动用的车辆是5万多台,特别对那些特别困难的一些村,尤其是学校,农村的学校现在保证定时送水,提出的口号是不能让一个人因为干旱而没有水喝。
白岩松:
面对大旱我们首先要救急,但是面对着连续三年的大旱,恐怕除了救急之外还有长远的思考。那当然要回头思考为什么持续干旱,背后还有没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呢?
(播放短片)
解说:
这是徐林已经持续三年的工作,每天早六点起床,先到县城附近的取水点,然后奔赴各个村寨。32岁的徐林从2010年3月至今,为村民送水已经累计2000多趟。水库见底、水井干涸、河水断流,从2009年他所在的云南省芦西县连续遭受旱灾,徐林说:“只要旱情一天不解除,我就不会停止拉水。”
字幕提示:2010年3月16日新闻
片中主持人:
气象部门综合评定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大部分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字幕提示:2012年2月11日新闻
片中主持人:
云南的9个州市是出现了持续数月的大旱,而且也是当地连续三年出现大旱了。而随着旱情的发展,局部地区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并且已经开始影响春耕。
云南省气候中心戴丛蕊:
从2009年1月份到2011年的12月份,三年的累积降水量全省是亏缺了5550毫米左右。我们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是1090毫米,也就是说3年累积的降水总量亏缺了将近17%左右。
字幕提示:
2010年3月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
2010年3月画面
解说:
两年前,云南会泽县马路乡的这一幕还历历在目,在旱情最严重的岔河村,10岁的姐姐和4岁的妹妹每天跟着父亲一起到山下取水,一天至少两趟,来回要三个小时。
记者:
她跟你一样背水一次能拿多少?她背多少?
马路乡岔河村村民贾梅梅:
她只能拿一瓶。
记者:
她拿一瓶拿回去?
贾梅梅:
她有时候路上口渴了,一瓶都给喝了。
字幕提示:
2010年8月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
2011年8月画面
解说:
时隔一年,云南省会泽县又遭遇了干旱。记者再次回访了马路乡,村民们说旱情似乎比2010年还要严重,不仅缺水,口粮也不够了。
村民:
干了,长不出来了,没有了,没收成了。
记者:
那就是说这一年等于就是说老百姓种的东西是白种了?
村民:
白种了嘛,就砍了回家喂牛了。
字幕提示:
2012年2月云南省会泽县
解说:
时间进入2012年,云南省会泽县面临第三年干旱,大部分乡镇连续六个月没有有效降雨,消防部门不得不再次调用消防车为村民们送水。
会泽县消防大队战士任太奎:
有些路,车轮子边都是擦着山边上,石头又滑,坐车都是心惊胆颤的,因为过两天天气更热,风干物燥,到时候肯定水更缺乏,肯定(水)送得更多。
解说:
为什么从2009年云南省持续三年遭受干旱的煎熬?今年的情况又会如何呢?
声音来源:云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晏红明:
这三年的干旱主要在滇中和东部地区比较明显一些,一般都是说这种冬春季节季节性干旱比较明显。在前期这种降水比较偏少的情况下,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话主要是靠前期的水库蓄水,但是像前两年干旱的话,这边整个水库蓄水这块就差了很多,又遇到这种季节性的干旱的话,那这段时间缺水就比较严重。
记者:
这种情况罕见吗?
晏红明:
历史上的情况没有遇过。
解说:
目前全省的库塘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7.7亿立方米,而根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和4月云南仍不会出现明显的降雨。
秦光荣:
因为是旱季,今年的雨季会不会提前来?如果提前来的话,会对我们的压力会小一点。如果说还延续到5月底的话,我们这100天是云南最关键、最困难、最艰巨的阶段。
白岩松:
我们希望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刚才这100天会让我们心里会感到很沉重。那么面对云南这样的一种干旱,当然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自然、天气,包括地质等原因造成的,但是也有网友在总结说,是不是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也就是说人为的一些责任。比如说列出了四条,“网友分析云南干旱原因”这块加个“人为”俩字,比如说每到雨季的时候发射防雹弹,因为烟草种植是一年的一个大项,但是它怕雨,所以发防雹弹有人怀疑说是不是就阻止了雨下来了,今天我注意到专家已经批评了这样的一种做法,说防雹弹不会阻止雨降下来,只不会造成不结成冰雹。第二个,野蛮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下水枯竭。第三个,疯狂毁林破坏自然循环功能。其实这里指的是云南现在不是一个毁林,而是大量地在种经济林,那么会不会它也是干旱的一种原因?为什么?它成了一个大量的吸水。第四个,畸形的库塘安全管理理念导致蓄水严重不足。因为我们五六十年代是水利设施大上快上的时候,但是80年代开始,现在我们欠帐太多。但是综合这些因素你会发现不仅仅云南会有,全国很多地方其实可能都会有,哪怕没有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连线一位嘉宾,是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研究员穆兴民。穆先生,您刚才也听到了,比如说大家也会去担心我们一些人为的行为,比如说开矿等等因素和干旱之间会存在着一种关系,您怎么看待这样一种看法?
(电话采访)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穆兴民:
这个东西我是这样子看的,因为我近几年一直在关注着西南的旱灾。那么从西南的旱灾,我自己理解的,第一个,气象干旱这是根本性的原因,那么涉及到您刚才也讲到关于人为因素的方面。那么我自己理解,涉及到人为因素,可能涉及到一个是涉农水利工程不足,就是涉及农业方面的水利工程不足。另外一个是生态水文系统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它的含氧水源的能力降低,我觉得后边这两个可能更多的。前几天,大概一个月前我在网上也看到所谓的发射防雹弹,这个我觉得不至于造成这么严重的问题。
白岩松:
好的,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解读,谢谢。
其实,当然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天气等等因素,但是的确网友这样一个总结也给我们各个省市自治区提出了一种你必须去思考的空间,我们怎么样可以面对大自然带来的灾,但是不要我们再掺杂其中,或者是一种错误的生产方式把它变成害。如果只有灾,而我们不把它变成害的话,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接下来我们继续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
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穷省。针对目前不断发展的旱情,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今天上午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
秦光荣:
我们从去年8月份以来,开工建设了121件应急调水项目工程。应急的调水项目,这个项目它包括28个县域,还有10个乡镇所在地的居民将来提供供水,大概能够保证640多万人的用水安全。
解说:
连续三年的旱情,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有专家分析认为,除开水资源分布不均、要素不匹配外,最重要的是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非常低。而事实上,随着连续三年大旱,云南水利建设也一直没有中断。
秦光荣:
我们水利工程建设过去每年大概,全省的里投资在20亿,但是2009年我们超过100亿,2010年我们超过150亿,去年的水利投资超过200亿,今年我分析可能还有更大的投入,国家在这一块也很支持,所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云南缺水的局面,这是我们当前把抗旱保供水作为当前全局工作中的第一位的任务。
解说:
尽管连续三年不断增加水利投入,但是面对今年的旱情,云南需要做的工作恐怕还有很多,尤其是农村地区,“这些工程大多集中于云南的地州市等城区附近。”这是2010年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达瓦对水利建设的反思。面对2010年的旱情,他说:“城镇旱情不严重,州市城镇一般都有较好的水利设施,或者城区都离水库较近。饮水、输水都相对便捷。”自建省以来,云南干旱的年份有50年,但工程性缺水的提法直到2010年1月全省抗旱座谈会上才提出。当时形成的共识是:“抗旱重点在农村。”达瓦的潜台词是,农村水利设施极度缺乏,因以昆明为例,全市共有1400多口水井,但分布在四个主城区的就有1100多口,而目前云南省有大中小型水库5572座,但其中需要修缮的水库就有3000多座。专家表示,如果这些水库都是健康的话,那么在水库下游、在群众饮水上、在农田灌溉上都会起到很积极的作用,干旱形势也许就不会这么严重。
字幕提示:2月26日《中国之声》采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
比如大坝上有隐患,不敢蓄那么高的水位,有水只好让它白白从大坝流走了,就蓄不上水了,水库达不到设计标准,就跟个摆设一样了。
解说:
早在2010年,秦光荣就表示:云南全省地势垂直高差大、山高坡陡,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决久旱问题,就必须让水利工程不再成为难题和摆设,这应该是摆在云南面前最大的挑战。
白岩松:
其实一到面临哪个地方大旱的时候,你就会感觉最倒霉的,而且最让你心疼的就是农民。因为总是他们在承担着大旱给他们带来这样一种深远的影响。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他们要种地,没办法,没水的话收入各方面都要减少,其实在干旱面前农村之所以显得非常地严重,它也是城乡不平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比如说一有大旱的时候就要保城市,这一保有的时候农村那边就要跟着倒霉。另外,很多农民手里没什么钱,他没法自己去打井,而富裕的人或者说单位就可以打更深的井,水就有了。因此,“抗旱的重点在农村。”这句话不仅仅是农村在旱的面前有非常发自内心的这种需要,其实还有一种不平衡存在期间,我们也需要改变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