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租车行业一个科学、明确的定位,不仅关系到行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城市规划布局,关系居民幸福指数。
3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将联手出拳,规范出租汽车企业劳动关系,合理确定承包费用,确保司机休息休假权。被“份儿钱”、油钱、工钱困扰多时的出租车司机,终于有了新盼头。
出租车虽小,却是民生大事。一方面,我国200多万“的哥”、“的姐”,流动性大、聚集性强,深刻影响着社会公共秩序;另一方面,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出租车不再贵族化,而是与大众日常出行息息相关。
出租车虽小,管理起来却很复杂。由于各地出租车经营管理模式各异,从业门槛不一,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可能“一刀切”。近些年来,不少城市出租车拒载现象严重,甚至出现过停运的极端个案,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关系不规范、承包费用不合理、司机权益难得保障有关。如今,国家三部门携手诊病,听取社会迫切呼声,开出稳定劳动关系的方子,可谓“对症下药”。
当然,要破解“打车难、服务差、黑车多”等出租车业怪现状,这张以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基础的药方,恐怕还只是根治的第一步。
出租车不是孤立存在的交通工具,而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一分子。由于城市道路交通存在占地、占道的问题,受到土地制约,运输结构中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然而,由于载客量小,出租车是否属于公交工具,是否算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至今仍没有定论。
由于始终缺乏科学、明确的定位,出租车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常常缺席。出租车投放总量究竟需要多少、行业是否可以完全市场化、地方财政是否给予补贴、与城市公交车如何比价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一直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这些待解的难题又衍生出出租车企业与出租车司机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了不少城市的“打车难”现象。
尽快给出租车一个科学的“名分”,也许难度不小,但看来难以回避。这不仅关系行业自身发展,也影响着城市规划布局,关系居民出行幸福。如今,医院、商场等乘客密集区的出租车需求缺口很大,亟须建设出租车免费停车位;出租车司机的吃饭难、如厕难等“老大难”问题,呼唤加快建设配套服务点。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投入、动态管理。如果出租车行业定位模糊,资金从哪里来、又采取怎样的管理模式,势必也将陷入争议。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如果说,规范劳动关系是为出租车司机的权益“保驾护航”,那么,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尽快“导航定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