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海洋2号卫星交付使用 将24小时监测我国海域
2012年03月02日 14:02:31来源: 中国广播网 费磊

  中广网北京3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海洋二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现在正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举行。卫星的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将海洋二号卫星交付给用户国家海洋局,此举标志海洋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海洋二号卫星工程是我国民用航天“十一五”重点投资项目。是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具备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连续探测风、浪、流、潮及温度等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能力。2011年8月16日,海洋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在轨测试表明,卫星和星载设备工作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观测数据将有效补充国际同类微波遥感卫星数据的不足,在全球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工程组织实施中,国防科工局坚持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卫星关键部件自主化,提升工程研制信息化。工程研制突破了高精度有效载荷、精密测定轨等关键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洋二号卫星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我国卫星遥感能力水平的五大提升。一是观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洋二号卫星测高精度达8.5厘米,有效波高精度0.5米,风速精度2米/秒,温度精度1.0K,是目前世界在轨运行的重要的海洋微波遥感综合观测卫星。二是卫星测定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星上装载的双频GPS、激光角反射器等设备,卫星测轨精度由米级提高到厘米级。三是成功开展了504Mbps星地高速激光通信试验,使我国在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方面达到国际领先,为卫星光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海洋二号卫星实现了部分关键部件自主研制,提升了我国卫星关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的发展。五是通过采用航天器数字集成设计系统,缩短了生产研制周期,卫星设计、研制生产过程中全面采用数字化技术,有效促进了我国卫星研制生产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海洋二号卫星将在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资源开发,维护海洋权益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洋二号卫星可以连续有效地监测风暴潮和巨浪等极端海洋现象,提高海洋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供识别大洋中的锋面和中尺度涡的重要大洋渔场信息,为大洋渔业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障;卫星获取的数据能够有效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极地冰盖变化,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海洋二号卫星交付后将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分别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构成空间立体监测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调查和监测能力。

标签:海洋|卫星|海域责任编辑: 韩波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李科平:开发海洋必须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
  • 李令红代表:做大做强宁波-舟山港 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 浙江大陈岛海域发生渔船碰撞事故 7人获救4人失踪
  • 一艘装载海产品的小船在大连海洋岛附近遇险沉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