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区委书记陈小钢最近接受采访表示,将把长洲建成一个文化旅游“慢岛”、一个“适合都市人发呆”的地方。
赶紧上网搜索“长洲+发呆”,发现大部分都是来自游客的赞美,这真是个既有原生态,又安闲舒适、土著风情浓郁、远离大都市烦嚣的地方。可细看之下又令人怅然,诗意的评价原来是指香港长洲岛,并非广州的长洲岛。
说到“发呆”的地方,人们脑海总会浮现丽江古城、凤凰古城、鼓浪屿,而不大会想到几乎是样板景区的苏州园林、颐和园之类。这给人一个启发,凡是按原来轨迹生长起来的一方水土,只要稍与世区隔,就能形成自己的小天地。这种地方没有门票,没有大门口,汽车进不去,老风情没破坏掉,游客细水长流,就很容易成为适合发呆的地方。
如果以此衡量,广州这样诗意之地的确不多。乡野渔村,也许太破落、太简陋、缺乏安全感;新型风景区,收门票,只适合游客大批量地造访;大学城,只闻风声而少读书声,满眼是修葺整齐的草坪;至于几大公园,几乎都是老人家唱歌不绝的地方,怎容你去发呆。最后小资们只能躲到咖啡厅,在免费的WIFI中去远方发呆。
其实广州也不乏古村落之类,可是在城市化的席卷之下,不是变成了城中村,就是准备变高楼大厦,像小洲村那样安宁自足的地方真不多。在有关部门粗浅的意识中,只有被现代化“格式化”过的区域,才是适合观光和游玩的,才是所谓“高端旅游品牌”。结果,现代化是来了,可附庸风雅的仿古、功利主义的改造,却只能成就一个俗气的旅游市场。许多地方财大气粗之后,那些喜欢发呆、有闲发呆的群体往往第一时间远离。
国内许多依靠政府去打造的旅游品牌,总是以客流量、财政贡献、带动餐饮酒店业作为硬标准的,是一个理性主义的工业化产物。相比之下,香港的长洲岛凭借了远离都市的优势,在当地生活不变化的前提下,居然获得了“香港马尔代夫”的昵称。由此想到,若然广州也想有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而且不想做成模式化旅游区,首先需要的并非“打造”,而是悉心保育,按其原有纹理去梳理,做好看不见的基础性工作,而不是粉饰工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