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中注重质量提升人民币市场步伐加快
温家宝总理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8年以来首次低于8%,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以及政策走向的关注。我们认为总理在这份报告中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规划符合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国情,在经历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需要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变,这符合我国人口结构,也可以避免中国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解决面对全球化之后的第一次全球性危机的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决定未来经济将进入调整期,短期之内中国需求将发生结构性改变,实体经济也将在调整中获得重新发展动力,而这也将导致资本市场运行模式以及驱动因素发生改变,中国经济质的提升思路在未来将在很多产业上带来的是效率和附加值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单位能耗和原材料成本的消耗的转变,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带来未来中国原材料的需求增速会随之出现放缓。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迎来变革和阵痛时期。
一、人口结构现状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决定GDP增速降低
GDP增速降低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由单纯的量增长向质增长转变的阶段,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GDP不仅很难再次实现跨越,而且我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经济增速降低是经济规律自然作用,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经济增长,我们需要的经济良性增长。
人口结构是制约GDP增长的核心因素,伴随着国内“婴儿潮”一代进入中年,国内人口出生率已经开始回落,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老龄化现象,甚至有学者提出我国已经面临经济增长的“刘易斯拐点”。人口增速的回落将带动GDP增速回落,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正如经济发达国家在经历人口高增长伴随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经济也呈现稳步回落的过程,这种回落并不是经济衰退的表现,而是经济规律的自然作用。因此从人口结构因素上来讲,人口结构的变动将使得经济增速逐步放缓。
此外,在经历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告诉发展之后,中国经济也面临诸多难题,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缺失,资源瓶颈约束凸显等,如何平稳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制约,避免陷入拉美陷阱是我们在经历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经济增长的成果有可能付诸东流。30年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依托于国内低价的劳动力建立了工业化体系,经济总量上升的速度领先于全球,但是我们也遗留下过分依赖出口、劳动力要素价格低廉、资源消耗过大等经济社会问题。当我们面对全球化之后的第一次全球经济危机之时,我们突然发现以往赖以发展的低劳动力、出口以及资源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危机的到来迫使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由量向质的转变,由外延式增长向内生性增长转变。如果说我们以往经济增长过分注重的总量增长,那么进入十二五期间我们更需要注重经济公平的增长。
30年来的经济增长不仅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也使得“中国需求”成为国际资源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铁矿石、原油、铜、农产品(11.54,-0.04,-0.35%)都成为中国主要消费和进口的产品,08年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继续延续以往经济增长的老路,中国将永远摆脱不了资源约束的瓶颈,而且我们也将牺牲环境,经济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降低能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对资源依赖度将降低,经济增速降低的过程伴随着是单位产品资源消费的降低。
二、提高通胀容忍度是短期经济转型的需要
通胀一直是08年以来我们面临的经常性问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2年全球CPI目标在4%,高于一般年份的水平,这说明政府意识到成本推动型的通胀问题将在一段时间之内持续存在,而这也是短期中国经济转型所必须要忍受的现状。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将面临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的现实困境,这也将影响下游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在转型期间,生存是第一要务。
此轮国内通胀带有明显的成本推动特性,全球流动性大宽松是主要推动因素。08年金融危机过后各国为了救市各国纷纷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而这些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停留在金融领域,借助中国需求的东风,各种资源价格纷纷上涨,一些甚至上涨到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这对于严重依赖资源的中国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一方面我们需要进口加工型的出口政策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源价格上涨也将成本输入中国,导致输入性通胀。2012年全年全球流动性并不会减弱,可以预见国内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仍然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农业政策可持续性是解决前面问题的关键
2003年由于农产品欠收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我国在03年面临新世纪(13.57,0.00,0.00%)第一次通胀,也是从那边开始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我们注意到,无论是经济转型,还是解决通胀都必须依赖农业支持,可以说农业问题已经成为未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棋子。
30多年的发展我们其实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长期以来农村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这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仅不利于城市化进行,而且影响经济全局。08年金融危机过后,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政策重点不断向农村倾斜,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扶持等政策纷纷出台,其目的是在保持农产品生产量的稳定。我国是农产品消耗大国,很多农产品现在也成为进口国,这已经涉及到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农村问题未来仍然将是国家政策倾斜的重点,保持农产品生产稳定,稳定价格激发农民种植热情仍然是国家政策重点。
此外,由于农产品还关系到我国治理通胀大局,农产品价格过高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因此,有关农产品价格以及农业政策国家将在稳定农产品产量以及管理通胀之间平衡。
四、人民币市场化步伐加速
人民币市场化步伐有望在2012年加速,各种人民币产品将出台,比如外汇期货、人民币掉期以及人民币远期等工具都将加速出台,其目的在于:配合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培育人民币市场,让企业利用人民币市场进行避险。首先完成人民币市场的规模,其次才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预计国家未来将成为外汇储备投资公司,将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各国货币的买卖,从而为培育人民币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公布了未来资本账户开放的蓝图,近期计划是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但是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一个重大风险就是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人民币市场尚未成熟情况下,企业如何规避人民币对外币波动的风险,这是央行继续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预计各种人民币产品将加速推出。
五、政策以及市场预期
配合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管理通胀预期,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将是中国经济软着陆,维护中国经济平稳过渡,一方面保证企业正常资金需求,扶持非国有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引导投资由政府主导向私人部门转变;另一方面防止通胀抬头,尤其是在成本推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情形下,货币政策难以大幅变动。财政政策是主要看点,财政政策集中在税收改革上,不仅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改革,还包括扩国家和私人部门之见的税收改革,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里根减值得我国借鉴,再给企业减负、个人减负的同时激发经济活力。外汇政策变动将是全年重点,尤其是外资出海的政策将出现重大变动,配合人民币市场培育。房地产调控将继续,在国家默认投资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房地产投机行为将继续受到政策的抑制,此外,房地产调控也关系到国家经济转型的全局,及时房地产政策出现松动,也是结构性松动,不可能行业出现全局性的变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