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至今仍保留着中学时笔友写来的信。
近日,南京一位网友在西祠胡同减压一族版发帖,寻找13年前在南京郑和初中念书的笔友。未曾想这则“寻人启事”引发了集体怀旧潮,网友纷纷跟帖晒当年交笔友的温馨旧事。有网友说,正如风靡一时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样——那些年,我们也都曾是笔友。不少网友都珍藏了当年笔友寄来的信,如今在南京工作的“80后”女孩高原,更是和16年前交下的笔友还在联系;与之相对应,她在其后的网络时代,通过qq等工具认识的百余位网友却鲜有联系者。对于70后、80后而言,这几乎是他们共有的时代记忆。网络时代让交友变得便捷、容易,但掺杂其中的功利和浮躁,让人不由得常常怀念笔友时代的温馨与纯真。
本报记者谷岳飞文/摄
A网络小插曲
那些年,我们一起交过的笔友
网友发帖寻找13年前的笔友引发网络集体怀旧潮
近日,南京一位网友化名为“我要找个笔友”发帖,寻找13年前的笔友“段星”。未曾想,这个帖子在多个论坛里,成为网友们共同缅怀“笔友时代”的引爆点。
这位网友温馨地回忆起当年与段星交友的经历。他说:“段星,十三年前你给我写的信,还在我家里。那时候,你在郑和上初中,我在西善桥中学上学。”
“没有见过你一直是我的遗憾。不知道你(现在过得)怎么样?结婚了吗?(成)孩子(他)妈了吗?”这位网友很关切当年这位笔友的近况。他希望网友们能够帮忙寻找这位笔友:“还记得你一直叫我哥哥。如果真的有机会、如果有认识的人看到,我们一起吃个饭,让我知道你究竟什么样子!”
这个寻找13年前笔友的帖子迅速被一些网友注意到。不少人在其后跟帖,怀念起自己当年与笔友交往的经历。对于现在的“90后”、“00后”而言,“笔友”是一个稍显陌生的词汇,但对于“70后”、“80后”而言,这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字眼。网友“谁的青春有我狂”便表示:“笔友那时候很流行的哦!”
同热播电影《那些年》相似网友寻的也是那些年的故事
笔友——这是一个和热播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同时期的热门名词。正如这部电影的开篇台词一般:“1994年,那一年我十六岁,张雨生的歌声还在,张学友的《吻别》大卖了一百多万张卡带……”在流行“笔友”的年代,那是一个“四大天王”风华正茂的年代、那是校园“琼瑶热”最火的时期、那是武侠小说铺天盖地的时刻。
正如一篇文章里所描述的那般:“(那个时候),汽车没有现在这么多,房价没有现在这么贵,高校还没有扩招,甚至中专毕业都能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交笔友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共同的记忆。他们大多迷恋汪国真,不少还喜欢写诗,他们都喜欢看《中学时代》、《辽宁青年》之类的文学刊物,然后通过上面上的交友信息,寻找自己的笔友。这也是上述南京网友的寻笔友帖何以引起不少人共鸣的原因。
如今在南京工作的80后女孩高原便对当年充满着怀念。她在寻笔友帖后留言道:16年前认识的笔友,如今还在联系。这位叫泾辉的笔友来自安徽,当年高原在念高中,1997年她在一本刊物上看见了对方的交友信息,便发信求交往,自此两人一直联系至今。
B那个时候的笔友
保存的信笺都泛黄了,都聊什么?
赠名言、讨论诗歌和早恋没有暧昧,一起单纯地携手向前
日前,在新街口一家写字楼里,记者采访了高原。这位细心的女生带来了当年与笔友交往的部分信件。展开这些泛黄的信笺,十几年前的气息一下子扑鼻而来。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流行互送名言:
1998年12月9日,泾辉回信——
我希望你现在能努力的学习,不要像先前那样悲观失望,奋起吧!下面我抄录几句名言,希望你能有所领悟,这就是这封信的内涵了。信的最后是这位大男孩工工整整写下的比彻的名言:“人生像一块矿石,它在你手里暗淡无光,你只有从一定的角度才能看见它那美丽深沉的光芒。”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会互相鼓励:
1997年12月8日,泾辉回信——
“人生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打击,但坚强的人,从来都把这一切当做一次考验,而后把它忘记,你又为何不能呢?我深信我的朋友是一位坚强自信的人。将过去的幸与不幸都忘记吧,不要再为往日而心伤,否则我也会为你伤感。如果想哭,就痛快地哭一回,然后高歌一曲《水手》: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会讨论汪国真的诗歌:
1997年11月20日,泾辉回信——
“我想你一定爱汪国真的散文与诗歌,毕竟当年他的文章文风也在中国的大地上轰动了好些时候。不过我觉得他写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有点太死板,缺乏一种灵气,也希望你来信时能发表你的见解。”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会一板一眼地讨论早恋:
1998年5月27日,泾辉回信——
“我们年龄还太小,的确还有些天真无知,那个男孩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必须拒绝这种无知,应当知道这后果可能只是一场戏或一杯苦酒,会使人陷入感情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虽是笔友但却较少暧昧,作为“大哥哥”的泾辉苦心劝导苦恼的“小妹妹”:“我想你应该同那个男孩倾心的谈一谈,把心中的坦白告诉他,当然拒绝的话应当委婉些,别人在欣赏你的同时也是肯定了你,所以最好以感谢而拒绝。对于‘我会等你的,十年,二十年……’之类的话在我看来,不过是美丽的谎言罢了,不过是由于一时的感情狂热而已,我们异性之间需要的是正常的交往,而不需要那些无需的,无知的、虚伪的东西。”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会单纯地携手向前:
1999年5月6日,泾辉回信——
“当小记者当然也是一个人的性格倾向或者说是一种爱好,不过我们也应当适度而行之,因为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我们考上大学,才能真正改变我们人生之命运。命运都在我们自己的掌心中,而关键的却是我们自己有无勇气与毅力去做我们自己的真正的主人。”
C那个时候的笔友
是不是比现在的网友更纯粹?
有纸时代的友情延续16年至今
网上加的百余好友,大多没了联系
就这样,高原与泾辉之间的笔信交往一直持续,直到大二、大三时期网络开始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这对笔友转而通过qq、短信仍然保持联系。但论及三种沟通方式的分别时,高原表示,还是更喜欢当年通信时的感觉。
高原说qq刚开始流行时,她在网上加了百余位好友,但较少成为好友且之后基本没有联系。她以此来说明自己对笔友年代的眷念。而事实上,这种经历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都有类似之感。
在当年的一封信中,高原曾表达过等待回信的“痛苦”:“好久没有你的信,好久没有人陪我谈心,我总是等,等啊等,天天去取信,却没有你给我的信,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等待,满怀期望的写了这封信,也许仅仅是一张纸,但它却饱含了我怎样的感受啊,你知道吗?”
对于经历过笔友年代的人来说,高原这样的“痛苦”并不陌生,多位网友均提及,在当年和笔友之间的交往,除了相互谈心之外,选择信纸、等待来信等等都是一种甜蜜的“痛苦”。高原介绍,当年因为交通不便,平均每隔15天左右,她才能收到对方的回信,这也基本上是当年人们的共同记忆。
16年的书信来往没见过一次面
这样的青春记忆让他们踏实和怀念
和现在网上交友掺杂了太多的额外因素不一样,笔友年代人们相互之间显得单纯很多。高原说,现在遇到什么烦心事,还会跟泾辉联系,虽然不写信了,但还是发短信沟通,这是一种从笔友时代积攒下的友情的延续和信任。她说,在她心目中,对方就像一个大哥哥一般,一个完全不用设防的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跟对方说、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对方讲,且从来不用担心忽视和背叛。
令人惊讶的是,高原和泾辉这对至今尚在联系的笔友,一个在南京,一个在芜湖,两人相距较近,且彼此都曾多次到过对方的城市。但奇怪的是,16年来,两人没见过一次面。
被问及为什么时,两人的答案近乎一致,高原说:“相见不如怀念吧,我宁愿一辈子在心目中保存好那个知心大哥哥的形象!”
泾辉如今在安徽芜湖一家大型企业供职,大高原一届的他已经结婚生子。当跟记者提及当年交笔友的往事时,泾辉表示,那应该是一代人共有的记忆和财富,比起现在方便的qq、手机,可触的书信让人更踏实且更让人怀念,这也是他时常思考的地方:为什么现在交友方便了,而纯真和友情却难复当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