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19日电 很文艺的《桃姐》与来自好莱坞的《战马》3月在国内各大电影院线摆开“对攻”阵势。最新票房排行显示,《桃姐》并非“弱女子”,自8日在内地上映以来,截至14日已取得5000万元票房,超过许鞍华导演作品在内地的总票房纪录。《桃姐》的走红,在2012年的新春影坛刮起了一股清新文艺风。
一段时间以来,文艺片被冠以“小众”“个性化”“非商业”“中小成本”等标签,区别于商业大片,不过影评界认为这样的界定未免有些狭隘。一般认为,文艺电影是指那些彰显编剧和导演个性化视角,不以夸张特技吸引观众眼球的影片,不少作品注入了对生命、哲学、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不可否认,文艺片更突出个性化的风格,但一部成功的文艺片,也不能完全是导演的‘自言自语’和‘自娱自乐’。2011年相对于其他创作年份而言,堪称是中国文艺片新作不断的一年,我们看到了《观音山》《最爱》《转山》《钢的琴》《HELLO,树先生!》等令人眼前一亮的片子,《桃姐》也是在这一年问世的。”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对记者说。
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国产文艺片曾出现一个空前的繁荣期,形形色色各种流派的探索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今在市场化背景下出现的文艺片新风潮,也显现出创作日趋多元化的态势。“从《转山》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纪实风格,到《HELLO,树先生!》超现实主义的寓言式表达,文艺片导演们的拍摄手法正日趋纯熟。”
当然,人们也看到,总体而言,国产文艺片仍在“窘”途,相对小众的观影市场、相对局限的档期容量,令不少小制作、小成本的文艺片更趋“自娱自乐”,或是“影院一日游”,或是直接被束之高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以主流大片为支柱、类型片为基础、中小成本影片为补充的影片生产格局正逐渐形成,多元化的供需结构为文艺片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国商业电影市场进入健康、成熟发展阶段的表现。
“市场是靠‘养’出来的,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观众群,很难去界定人们一定就偏好战争、打斗、魔幻等题材的商业大片,或一定就非‘文艺’不可。”石川教授分析,从目前国内市场的供需看,相对商业大片而言,文艺片的供给数量和渠道保障仍显不足。从长远看,片源结构的日趋多元化,是符合电影制作和传播规律的,理论上观众的选择余地越大,则获益更多。
令文艺片导演们感到欣喜的是,有别于大片抢占大院线档期的放映模式,国内“文艺片点映”的先行先试已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悄然展开。继北京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率先打造文艺片专门放映场所后,由上影集团联和院线牵头的“长三角地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也已悄然启动一个月,覆盖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合肥等7座城市的9家影院。
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认为,另辟“战场”后,多点“周周映”模式,有望形成文艺片放映的规模效应,为艺术新风潮吹响“集结号”,也是为今后打造艺术类院线探路。《碧罗雪山》《到阜阳六百里》《这里,那里》等近年来无缘大院线的口碑影片也有了新的“冒尖”机会。
在“文艺片点映”的探索过程中,也有一些专业人士呼吁政府部门在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上应当向文艺片创作、投资、发行等倾斜。
“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过得硬的作品,从这一点看,文艺片的价值也要送到市场上去检验。除了坐等政府部门的扶持,积极吸纳社会有识之士的主动加盟参与,或许是文艺片繁荣的更长久之计。”石川说。
“不能一遇到市场的‘冷脸’,就拿‘文艺片’这个标签来找借口。”上世纪90年代末以《洗澡》剧本一举成名的编剧兼导演蔡尚君认为,除了积极开拓放映渠道,探索文艺片创作和发行的规律也至关重要,热爱文艺题材的电影从业人员还需苦练内功。(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