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岁的老人,每天坚持捐出10元帮助困难群众,12年来从未间断过,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平民慈善家”。他就是家住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杨楼乡治平村的退休职工张德林。
近日,记者来到张德林的家,旧瓦房中悬挂着“慈善之家”的匾额。这个匾额是今年2月方城县慈善总会颁发给张德林的。张德林说:“这是对我的鼓励,其实我做的事情很小,很多人都比我强、比我更好。”
张德林原来是河南省灵宝市地矿队的一名职工,1994年退休后回到了治平村。家安顿好后,他经常到附近转转,与亲朋好友和邻里街坊拉家常、叙亲情,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活动。
2000年,张德林在一次村里的会议上得知,小邵岗村村民刘石头和他的母亲都是盲人,生活异常艰难,平时做饭都成问题。村里讨论如何解决刘家母子的困难时,张德林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承担起照顾刘家母子的责任。
之后,张德林每天都往刘石头家跑,把刘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刘石头的母亲感动地说:“德林不是亲人,是我们的大恩人,下辈子我们娘俩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治平村支部书记张庆跃说,张德林做了很多这样的善事。张庄村民张小来是偏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由年近七旬的哥哥张大来照顾,哥俩都没成家,家里也没有经济来源,吃穿全靠乡亲接济。张德林听说了张小来的情况后,再也放心不下这个家庭,每周都往张小来家跑几趟,吃药给钱,吃饭给面,并义务给张小来按摩。
张德林心里有一个照顾困难群众的“值日表”。今天该上谁家了,该送什么东西了,他都会提前记着,把他们需要的东西准备好。
除了帮助周围的困难群众,张德林还经常为灾区捐款。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第一个到村委会捐了600元特殊党费;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他又捐了500元特殊党费。每年村里发动“慈善公益联合捐助”活动,他也总是主动捐助。
12年来,张德林累计捐款达4万多元,资助贫困家庭户和外地孤儿、贫困学生等120多人次。他坚持每天拿出10元帮助周围的困难群众。每天10元的“微捐款”,一个月也就300元左右,在一些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却占张德林退休金的五分之一,这笔钱在农村可以解决一家柴米油盐的开销,可以保障一位孤寡老人的基本生活。
曾有邻居劝他对自己好点,别太节省,张德林每次都笑着说:“我的日子过得挺好的,每天节省10元钱,并没有对我的生活有任何影响,况且,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有人问张德林的老伴,家里挣些钱不容易,张德林把钱都捐了出去,她怎么想?她回答说:“我相信,好人有好报。”
“我觉得这句话太对了,做了好事之后,自己心情好,不就是一种好报吗?”张德林说。
本报河南方城4月2日电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