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个。如果说之前众多城市的“金融中心战略”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构想,那么,随着“京沪交锋”、“成渝暗战”以及“东北争霸”格局的凸显,中国“金融版图”已经不可遏制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
争建金融中心本意是好的
问:美国那么大的金融市场,外界知道的也只不过是华尔街、芝加哥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现象,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夏斌:我本人经常被邀请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里的金融中心问题。比如,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都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在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表述,好像都有点大同小异。我想地方上的领导,不管是在经济专业圈的,还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对GDP的带动、对产业的调整、对就业的推动,都是有好处的。
地方政府这个心态,本意都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大家提都不会提。这说明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到处都建遍地开花要不得
问:金融中心一定会给地区经济带来正效应吗?
夏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金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发展适应于经济发展的话,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如果金融发展不适应于经济发展,不论是超越还是滞后,它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些阻碍。比如,金融中心的发展,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自然形成一定的金融中心,那么这类金融中心就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服务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到处都建金融中心反而会有问题。也就是说,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从纯技术上讲,在无纸化交易下,即使在青海的沙漠里也不是不能搞交易所,因为此交易所的撮合成交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的,它是个无形的市场。关键还是看交易的品种、交易的工具、交易的制度。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区域,上海又因为有传统的金融资源,再加上金融市场和交易本身有个“积聚效应”,所以选择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是合适的。但上海因制度构建尚未完善,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交易的品种还局限于中国境内的一些人民币资产,外汇还不能随便兑换成人民币来做交易,目前还无法成为国际性金融中心。
超前建金融中心是浪费
问:脱离现实的“为中心而中心”有哪些危害?
夏斌:金融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把一些实业往周边赶,可以说是“挤出效应”。因高端人群进驻和高附加值产生,导致地价和各种商务成本上升,使一般制造业的商务成本提高,令其逐步向外走。而且金融的发展本身是要占有一定的资源进行运转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会是一个浪费,而且会把实体经济往外挤。只有金融真正为经济服务,这个成本才是有效和合适的。
客观地讲,是否存在金融过度,还得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总体关系来看。比如说,像美国次贷危机是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说这个衍生品种或者那个衍生品种,其实就某个品种来说都是对的,但是它发展过度就不对了。连按揭贷款的首付也不要了,没有信誉的都可以搞贷款来买房子,无限地扩大杠杆,那是完全过度了。
建多少应顺应经济需要
问:金融中心建设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夏斌: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不能单纯依靠金融的力量来发展:当一个国家不得不借助金融来发展的时候,事实上,它的整个经济实力就在走下坡路了。例如,英、美两国在这次危机中得到较深的教训,而德国相对还好。德国的经济实力比英国强,比美国弱,目前世界排名第四,但德国的制造业长期以来创新能力强,工人的技术水平高,技术培训强。同时,它的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是24%,比美国高很多。德国在这次危机中情况比较好,危机后的复苏也比较快,经济表现好,这和它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有相当大的关系。
由此可见,对于我国来说,金融中心的多少应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并注意到宏观经济环境,金融中心的存在更适合应运而生而不是强求多建。而单纯的依靠金融的发展也是不可取的,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和各领域的健康发展才是经济良好发展的不二法门。这也提醒了我们,金融中心并不是开启经济发展巅峰这个大门的万能钥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