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财经 正文
垃圾短信利益链:1万换来4000万 主动避部委领导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04月10日 08:13:40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北漂的刘霏在北京刚刚买了房子,还没来得及高兴,烦心事就随之而来:“定金刚交齐,各种短信就纷沓而至,装修的、卖建材的、卖家具的。有的甚至直接打电话。他们怎么知道我买房了?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刘霏很纳闷:垃圾短信,为何人人喊打,年年喊打,越打越多?

  北京有几百家垃圾短信公司

  赵坚(化名)是北京某公司的销售经理,事业有成,然而他的职业却是个不能说的秘密。“其实我是做直投广告的。”他不好意思地说,“做的是手机短信广告业务。”赵坚的业务就是短信群发,即许多人说的发垃圾短信。

  赵坚是2005年进入短信群发行业的。赵坚回忆说,那时候全北京短信群发公司也就几十家,现在,北京这类公司大大小小有几百家。“前几年曝光的分众传媒旗下的精准分众,做的就是短信群发,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小公司也就几个人,三五台电脑,租一间房子。”

  赵坚和朋友合开的公司规模中等,近50名员工,主营房地产类的广告,“每年的毛利可以达到100万元左右,业绩好的时候可达到200万。”

  公司有两亿人的个人信息

  “首先要锁定市场,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们现在的主要客户是房企,北京几家比较大的房企几乎都和我们有合作关系,其次的客户就是教育培训机构、移民机构,或者4S店、健身俱乐部等定制的会员群发提醒业务。”赵坚说。

  赵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公司的资料库里面有将近两亿人的个人信息,都是这几年辛辛苦苦“开拓市场”的结果。

  2005年刚入行时,他们用高价购买的方式获得“客户资料”。“我们通常会和健身会所的工作人员或者售楼处的市场人员搞好关系,他们手里一般都会有几十上百个客户的个人信息,混熟了,就可以花钱买到。个别有能力的人会直接和移动、联通的工作人员搞好关系,除了可以直接获得客户信息,还可以拿到合适的打包短信价格。”赵坚说。

  后来,北京的群发公司越开越多,同行一般会共享资源,获得客户资料越来越容易。“买房,购车,办卡,都免不了得填上个人信息。各种调查问卷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信息渠道,问卷中除了电话号码外,还可以了解客户的职业、消费习惯、喜好、购房情况等信息,方便我们对客户群体进行精确划分。”

  获得客户资料后,群发公司会将机主划分成企业主、车主、购房者、信用卡客户等大类,每一类又可以根据机主的喜好进一步细分:比如美容爱好者、运动爱好者、资深股民等。一些公司甚至会更进一步细分,以便在发送短信时更有针对性,投放广告时,命中率更高。

  一条垃圾短信四五分钱

  说到自己的工作流程,赵坚认为,和普通广告公司没什么区别。“就拿房地产广告来说,如果看中了某个刚开盘的房地产项目,我们会和楼盘的销售总监或者策划总监取得联系,然后约好时间面谈。前些年,他们不了解我们这个行业,都需要我们一番解释。现在他们甚至会主动找我们。”赵坚说。

  赵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些“有背景”的市场人员专攻上游市场:电信运营商。每年年初,公司通常会以两三分钱/条的价格从运营商购买几千万条短信,“运营商都会有专门提供给企业用户的短信群发业务,单条价格最低可以低到3分钱左右,我们的客户经理通常会想方设法向运营商定制这种服务。申请过程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提供自己企业的营业执照和法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他们一般不会仔细审核。”

  “普通短信的价格是1毛钱,我们以前常开价七八分钱一条,现在行业竞争很激烈,我们的报价通常是四五分一条,发得多的话可以降到2分甚至1分。”如此低的价格,当然会有水分。客户通常会一次性购买上百万条的信息,而不会真正去追究发送的数量是否足额。按照赵坚的说法,他们能一次性发送客户要求的80%就不错了,基本上会发送客户要求的40%到60%,有的“黑心”公司,甚至不到客户要求的20%。

 [1] [2] 下一页

标签:垃圾短信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国家工信部近日要求全行业整顿垃圾短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