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4月18日电 近日,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目前已确认自3月3日以来,共有10头江豚死亡,其中一周内就有6头江豚死亡。就在几天前,鄱阳湖也接连发现江豚死亡。
网友在痛心之余纷纷质疑,江豚接连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否与长江流域水污染有关?目前江豚数量到底还有多少?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洞庭湖畔的湖南省岳阳市展开调查。
有媒体报道称,从3月3日开始,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事件,截至4月15日,已经有多头江豚死亡。鄱阳湖近期也发现江豚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这些死亡的江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消化系统里没有任何食物残留。
网友纷纷分析江豚密集死亡的原因。网友“正风”说,小鱼都被小眼网捞净了吧?食物链断了!以“福言暖语”为代表的众多网友质疑:消化系统没有食物,这些江豚是饿死的吗?
岳阳市畜牧水产局下属渔政管理站负责人卢益卫告诉记者,从4月9日到15日,洞庭湖区接连发现6具江豚尸体,近期共确认10头死亡江豚,这些江豚尸体已经按照有关规定送往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其他民间江豚保护组织进行解剖化验,或者暂时冷藏。
他表示,2006年,洞庭湖也曾发现过类似的江豚短期集中死亡事件,当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与环境污染和非法捕捞有关。但随着近年来针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加大,在那以后,洞庭湖区发现死亡江豚的数量仅为3只。
4月9日,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员、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谢拥军对3头死亡江豚进行了解剖。据介绍,这些江豚身上没有致命外伤,但它们的消化系统中没有任何食物残留。这一特征与鄱阳湖近日接连死亡的江豚高度相似。
江西省渔政局副局长陈芙分析,根据今年以来在鄱阳湖湖区发现的非正常死亡江豚情况推测,洞庭湖江豚饿死的可能性较大。
陈芙说,今年以来,受天气因素影响,湖区水位上下浮动较大,江豚误入湖汊时,水位可能骤然下降,导致江豚被困在干涸的湖汊里无法觅食而饿死。
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13个全球旗舰物种之一,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根据今年1月份声呐与目视结合的调查统计,洞庭湖的江豚数量仅有85头,鄱阳湖的江豚数量在300头-400头之间。专家称,在目前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江豚死亡的速率在每年5%到10%之间,照这样下去,长江江豚将继白鳍豚后在15年内功能性灭绝。
江豚死亡的原因引发网友反思和建议。新浪网友“iam155”说,无节制地开发,无节制地掠夺,地球不是人类自己的,保护环境就是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新浪网友“啊欠”说,宁要发展慢一些,也不要毁灭大自然。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表示,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气候突变、水污染等都是导致江豚死亡的原因,但在具体解剖报告出来前,确切的死亡原因还没有定论,“目前还在进行解剖采样的工作,最后的结论还需要在结合尸体化验结果和岳阳方面提供的第一现场数据来判断”。
记者了解到,目前,岳阳市已成立江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江豚突发死亡调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对江豚集中死亡的水域进行抽检,查清水质情况;二是通过权威部门查明江豚死亡原因;三是加强对洞庭湖水质监测和区域内江豚动态观察;四是进一步做好江豚保护工作,如打击非法捕捞、着手迁地保护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