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以实力、活力、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沿海强市目标,大力实施“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渤海新区龙头带动、城市化建设突破提升、县域经济腾飞升位,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关注民生、改善民计,开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00亿元,增长12.3%,连续四年增速居河北省第一位。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95.8亿元、1358.7亿元和945.5亿元,增长5.3%、13.4%和1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8亿元,增长26.2%。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8.5亿元,同比增长21.1%,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4元,分别增长14%和17.8%。
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渤海新区发展实现新突破,沿海“一区一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4亿元,增长18.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5亿元,增长32.1%;完成全部财政收入73.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分别增长35.1%和35.7%。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沿海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黄骅港总吞吐量达到1.16亿吨,首次跨入亿吨大港行列。综合大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争取交通运输部港口建设补助资金12.15亿元,20万吨级航道北防波堤、粮油码头等项目顺利推进,设计能力40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建成开航,港口对产业的拉动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沿海高速公路沧州至天津段建成通车,实现了黄骅港、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岛港的快速连接,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中疏港路西延、205和307国道改造顺利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渤海新区的路网体系。产业聚集步伐进一步加快,旭阳化工40万吨己内酰胺、北汽40万辆整车等一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开工建设,达力普特型铸锻、伦特150万吨沥青等项目竣工投产。河北农大渤海校区建成招生,北京中医药大学落户渤海新区,黄骅新城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已经形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制造、五金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石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500多万吨,管道装备制造能力达到2000多万吨,为亚洲最大的TDI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目前,正在向“三个三”( 3000万吨油、3000万吨装备新材料、3000万吨管)、“十个一”( 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芳烃、100万吨C4深加工、10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PVC、1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100万吨烧碱、18万吨TDI、12万吨己内酰胺)的目标加速迈进。相继涌现出肃宁——中国裘皮之都、孟村——中国弯头管件之都、河间——中国电线电缆之乡、盐山——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等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当前,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加速崛起,河北沿海突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沧州的战略地位快速提升,发展优势日益凸显。一是区位优势。沧州毗邻京津,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是京津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成员。二是交通优势。沧州是中国北方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境内共有6条重要铁路、11条高速公路,境内高速公路密度位居河北省首位,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三是港口优势。沧州拥有130公里的海岸线,地处沧州渤海新区的黄骅港,是渤海湾相邻港口中至内陆腹地运距最短的港口。作为河北省东出西联的“桥头堡”,其腹地可延伸覆盖到冀中南、晋中南、鲁北、豫北、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四是资源和环境容量优势。沧州境内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650亿立方米;长芦黄骅盐场是我国四大盐田之一,原盐生产能力200万吨;沧州有1700多平方公里的非农用地、307平方公里滩涂、1051平方公里浅海,这在我国东部沿海区域中,是少有的一块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可用做工业建设的“处女地”。五是产业优势。全市已形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制造、五金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目前,石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500多万吨,管道装备制造能力达到2000多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TDI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六是政策优势。河北省委、省政府对沧州的发展寄予厚望,在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特别是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将在体制机制创新及基础设施投入和税收等方面给予沧州更多政策支持,为沧州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接下来,沧州市将继续坚持“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发展战略,全面实施沿海发展规划,强力推进沿海经济、中心城区经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