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垄断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央行官员谈金融改革热点话题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电 随着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业内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关注日渐升温。温州金融改革有怎样的背景?我国需要发展什么样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
构建基层金融服务体系 破解温州“两多、两难”问题
记者: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日前获国务院批准,创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张健华:温州具有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温州又存在“两多、两难”问题,即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中小企业多但融资难。
放宽准入,推动形成有效竞争的基层金融服务体系,是破解温州“两多、两难”问题的重要方向。
在温州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应结合温州的特点,在加强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构建竞争性的基层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两多、两难”问题,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温州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社区型金融机构
记者: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迅猛,但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我国基层金融服务似有不足,未来应如何发展?
张健华:经过多年改革发展,我国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基层(主要是县域)金融服务竞争不足、服务能力偏弱。
从国内金融改革和发展趋势看,前5家大型银行在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2002年的约80%降为2011年的约50%,贷款份额则从约80%降到不足50%,垄断现象并不明显。但必须指出,在中小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虽有很大改善,竞争依然不足,存在高层说的垄断现象。
我国不仅地域和经济总量大,又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要想实现基层金融服务的充分竞争,只靠大中机构恐怕不够,要考虑发展主要服务小微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社区型金融机构。
放宽中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
记者:近期以来,市场关于放开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看待市场的这一呼声?
张健华:金融作为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特殊性在于风险相对较大,但本质上仍属于竞争性行业,都是在竞争格局中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竞争最终会使供求基本平衡,多数供给和需求得到满足,还会降低价格,减少企业欺压客户的可能性,压缩寻租空间。
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角度看,其重要目标是基层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和大中城市消费者平等的选择权。这些基本权利包括:消费者能够在存款和其他形式产品之间,境内产品和境外产品之间,以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
无论是提供产品还是服务,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规律就是准入自由,从而形成并动态维持竞争格局。应考虑放宽金融业特别是社区型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以构建有效竞争的格局。
完善制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记者:国务院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明确规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我们应怎样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张健华:我国目前各项法规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并无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但在实践中,即使是小型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也很难直接发起设立。
金融业外部效应大,准入门槛高,但与市场经济的自由准入原则并不相悖。从国际经验看,金融机构设立时,很少有国家按股东性质限制准入。一般而言,只要有符合监管要求的足够资本、拥有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具备相应风险控制制度及管理信息系统,就应该允许设立。
我国目前要求大型金融机构设立小机构来扩大基层金融服务的初衷虽好,但并不一定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大银行如真心想扩大基层业务,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比投资办独立的村镇银行更具经济合理性。让大银行作为发起股东履行对村镇银行的日常监管责任并承担村镇银行经营失败时的风险处置责任,亦超出了公司法规定的股东责任范围。
处理好监管与准入的关系
记者:有人担心放宽准入会带来市场的混乱,并增加监管的压力,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矛盾?
张健华:要根据中央要求,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调整布局,提高服务能力,处理好监管、金融服务业和实体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实体经济有需求,金融服务未相应跟上,应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以满足实体经济需要。我国目前储蓄率较高,民间资金较多,有条件增设一些社区型金融机构,创新一些金融产品。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可能造成监管力量不足,应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管以跟上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反过来因监管力量不足而限制金融服务的供给,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不能因为怕监管力量不足而影响金融服务的扩大供给和合理布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