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月23日首先向社会公开了2012年的部门预算,拉开了今年中央各部委推进预算公开的大幕。截至目前,已有80多个中央部门陆续公开部门预算。今年预算公开速度之快远超往年,5月份,98个中央部门预算有望悉数公开。
今年是中央各部委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第三年。2010年首次推进部门预算公开过程中,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中,有75个公开了部门预算。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数量增加到92个,并有90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决算。
专家表示,与过去部门预算公开“推三阻四”等力求遮掩的做法相比,今年各部门推进预算公开的时效性增强了,一些细化公开的举措也显示今年部门预算公开的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而且,今年各部门的预算报告发布得更早,格式更统一,形式也更丰富。今年部门预算公开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部门职能介绍。同时,很多部委都对部门预算收支进行了说明,并增加了名词解释。
“各部门及时公开了部门预算,而且大部分还被放置在部门网站的显著位置,公开的态度值得肯定。”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统一部门预算格式,到增加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再到细化解释说明,今年部门预算更加方便公众对比和了解各部门资金流向。”
长期关注预算公开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注意到了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新变化。他认为,今年部门预算公开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部门职能介绍。“让公众了解部门职能,是强化预算审查监督的必备信息,这是一大进步。”蒋洪说,只有了解这些钱要拿来干哪些事,才能对钱花得好不好做出合理判断,如果不知道钱都要投向哪些领域、要干多少事,预算表中的数字就失去意义。
不过蒋洪认为,现有部门职能介绍仍过于笼统,“各部门只列出下属单位,没有公布每个下属单位人数、资源占用、办公用地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对监督用钱都很重要。此外,将中央机关和几十家下属单位预算放在一起表述,不便于公众更详细了解部门花钱情况,公开还有待进一步细化。”
此外,蒋洪还表示,目前的部门预算只公开了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教育等属于政府功能分类的支出安排,而包含工资、奖金、福利以及“三公”经费等在内的经济分类支出安排并没有公开。蒋洪说,功能分类支出显示的是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能时的费用支出,经济分类支出则可以深入到每一个项目、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要评价一个单位资金用得好不好,还要看经济分类支出,尤其是“三公”经费的支出。只公布功能分类支出,不公布经济分类支出,政府部门预算公开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根据安排,6月底左右,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财政部将公布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2年预算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对“三公”公开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今年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这也意味着今年三公公开力度将会加大,值得期待。
财政信息公开分为功能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此前,中央财政信息公开主要是公开功能性支出,即主要反映政府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如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而“三公”经费属于经济性支出,所谓“经济性支出”主要反映政府的钱的具体用途,包括人员工资支出、采购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内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