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5月11日电 题:“注水”的保障房——武汉旧公寓变“新建”保障房事件调查
近日,有关“武汉保障房建设被指用旧公寓充数”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关注。而武汉房管部门对此辩称,这种将旧公寓变身保障房的做法,是保障房建设的“模式创新”。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调查。
破旧楼房摇身变成“新建公租房”
据披露,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茅店村一栋破旧四层楼房,被贴上名为“茅店集团光谷产业园学生公寓”的公租房项目标牌,而这728套所谓的公租房正是武汉市2011年保障房建设计划中的一个新建项目。
而就在2011年年底,武汉发布消息称已超额完成了全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这个数字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
对此,不少舆论直指武汉保障房建设如此作假是明显的欺上瞒下。
5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茅店村,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区里找到两栋名为“茅店集团光谷产业园学生公寓”的楼房。该小区共有四幢房屋,二单元楼房墙面上挂着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武汉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项目类型:公共租赁住房;总套数:728套;建设单位:高新区茅店村村民委员会;责任单位: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二0一一年”等。
住在二单元的何元是附近哈威特工厂的职工。她说,公司在这里租下了几间房,统一安排公司职工住。她表示从来没听说这里是公租房。
一楼进门处第一间屋子被出租做了小卖部。老板张师傅称,如果不是附近工厂职工,个人得找“关系”租这里的房子。加上水电费,房租一个月700元左右。其他住户也纷纷表示没听说过这是保障房。
住宅小区保安队长舒帮武听说小区里被挂牌“保障房”,实地察看后才相信。他告诉记者,小区是2007年建成的,其中一、二栋都被附近工厂的职工租住了。“每天在小区看门,从来没听说过这里有公租房。”
随后赶到的茅店集团物业负责人孙伟称,牌子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挂的,茅店集团完全不知情。对于何时挂牌成了“保障房”,他也表示全然不知。“这是开发区对我们的照顾,看着我们是农村,给我们扶贫。”记者在追问是否被挂牌后有相应资金补贴,他说:“有没有补贴都是集团的事,我不可能知道。”
房管局回应:将存量住房纳入公租房是武汉探索的“新模式”
记者联系武汉市房管局局长周玉珍。她表示,武汉市根据产业园区多的实际情况,在鼓励园区企业自建公租房的基础上,探索将企业、社会存量住房一并纳入公租房管理方式,拓宽公租房筹集渠道。她说,茅店学生公寓项目作为存量住房确实被纳入2011年公租房目标项目,“这种公租房筹集模式是利用社会存量住房资源的一种尝试和创新”。
至于为何将“筹集”公租房公示为“新建”项目,房管局的解释是:相关项目的调整,没有在网站公示信息上进行及时更新,引起了误读。对此,市房管局将予以更正。
周玉珍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先纳入管理,后规范运作”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准入门槛,规范租赁管理,落实财政补贴,切实让符合条件者住上公租房。
谨防保障房建设“注水”造假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江国华认为,在保障房建设上此等“注水”做法是阳奉阴违,是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他说:“废品可以再利用,但是销售时需如实说明这不是新东西,如此才是诚信交易。类似茅店村学生公寓的集体宿舍绝不符合公租房的条件,这是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指标,欺上瞒下的行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江国华说,地方政府应该具有战略性眼光,而不能使公租房建设沦为捞政绩,套政策的工具。“一个萝卜一个坑”,建保障房的房款去了哪里?社会低收入阶层长期存在,公租房建设不是一个应急举措,而是一个千秋大业。公租房理应比商品房建得更好,环境更优雅,给需要的人群提供安全的港湾。公租房应该修建在交通、生活、教育方便的市中心,而不是穷乡僻壤的地方。公租房政策是调节群体矛盾的杠杆,用得好才能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教授龙炳煌说:“解决保障房的乱象问题,诚信最重要。只要实用性质相近,很多旧的房屋是可以再利用的。但是房屋手续需符合相关规定,通过严格的程序确保房屋质量安全。”
龙斌煌说,国家对于保障房建设的力度相当大,但地方落实起来总会有出入。希望地方政府实事求是,不要为了完成指标而造假。就算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可说明原因,分时间段来实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