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北市大直北安路的海基会新办公大楼外景。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址办公不易
在两岸关系紧张、交流清淡的年代,台湾绝难想象未来会有一幢大楼专门用于处理两岸间的事务。上周末,位于台北市大直北安路的海基会新办公大楼正式启用。这座新大楼将见证未来两岸关系的巨大变迁。
2008年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新局,两岸协商与交流业务递增,海基会原来位于台北市民生东路三段的办公楼,其租用的两层办公空间已越来越拥挤。据介绍,有台商到海基会,只能在狭小的空间谈事;大型访问团到访,接待室显得局促不堪;工作人员的办公空间堆满文件、资料;至于档案室,“只能用麻雀形容,小得连转身都有困难。”海基会每年接待400至500个团组来访,前来洽商的民众超过5.5万人次。
2008年海基会开始筹建新大楼,建设经费全部由海基会董监事、企业界和台商捐款而来。其中,辜振甫夫人辜严倬云支持捐赠水泥,台玻捐赠玻璃,台达电捐赠视听设备……从新大楼破土动工到海基会今年4月迁入新址,历时仅14个月。
两岸和平红利
从上方鸟瞰,新大楼外形犹如一艘航行中的船,寓意台湾的海洋文化和大陆先民渡海而来,传达了“两岸一脉”的意象。大楼门庭是一个挑高达5层楼的天灯造型。放天灯是台湾民间的祈福风俗,海基会大厅融入天灯创意,也寓意为两岸和平祈福。
大楼内部规划充分考虑两岸交流的需要。以已故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名字命名的“公亮厅”,可以容纳至少300人,作为大型多功能会议室;设立数量足够的会议室,配备先进的视讯设备,因应两岸未来各种形式协商的需要;楼内还设有海基会历史馆,呈现两岸协商、交流和服务的历史,包括文件、文物和触控式电子墙,让参观者以各种方式了解两岸和海基会的历史。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说,2008年,中断多年的两会协商恢复,让海基会获得重新出发的动能;两岸和平、经济繁荣的成果,让民众信赖海基会,对新大楼的兴建多有助力。据江丙坤透露,两岸第八次“陈江会”就准备在新楼的二楼公亮厅举办。他说,海基会新大楼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更是实实在在的“两岸和平红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