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远处的沙尘暴
农牧民的水井越打越深
河北省沽源县闪电河水库,右面是水库里大量的水,左面是干涸的河床
河水在河北省塞北管理区被层层堵截
中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乃日斯克 李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昨天报道了内蒙古闪电河变身枯水河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近20年来,流经正蓝旗南部湿地草原的闪电河由于连年干旱水量减少,加上上游的沽源县扩建水库、大兴水上乐园等诸多原因,导致闪电河水彻底断流,生态加速恶化。
内蒙古正蓝旗沙尘暴天数10年增3倍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8年,内蒙古的正蓝旗全年发生沙尘暴的天数增加到了9天,是前十年的3倍。同时,被称为“京津沙尘暴”源头的浑沙达克沙漠就位于正蓝旗的北部,大面积的沙丘在逐渐向南移动。
正蓝旗防沙协会会长丹金尼玛回忆了十年前的一次经历:
丹金尼玛:2001年的元旦,在蓝旗刮了一次沙尘暴。这是比较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后来听说,这个沙尘暴把浑善达克的沙子刮到了北京。我们这个浑善达克沙地沙化退化肯定会加重。所以对京津唐地区的生态肯定会有影响。
牧草产量锐减 农牧民生活日渐艰难
而生态的恶化也直接导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前正蓝旗大部分地区打井的话打3到5米就能见水,现在却在20米左右才能见水。牧草产量从此前每亩400公斤锐减到现在的180公斤,少了一半还多,农牧民的生活日渐艰难。
牧民:秋天卖牲畜收点现金,过冬过春还不够用,而且还要贷款。家里用电泵饮牲畜,去年前年电的价格特别高,七毛多钱一度电。用电量太严重。
在谈及牧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正蓝旗黄旗村的村长郝志忠颇有感触:
郝志忠:这个和生态,草场有直接关系。你一遭灾了出去买草去,五六毛钱一斤。一头牛一年挣个五六百块钱,光吃草吃了四五百。再加上人工什么的,一遭灾就倒挂。
水资源短缺 协调工作非常困难
谁该来挽救几近消失的湿地?记者前往位于天津市的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寻找答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处处长闫战友告诉记者,其实闪电河不仅调节着湿地草原的生态平衡,更是天津市重要水源—滦河的上游。
记者:天津对滦河的依赖度有多大?
闫战友:外流域(水资源)外唯一的来源,唯一的依靠。
面对日渐短缺的水资源,如何满足流域内群众的合理用水需求?闫战友面露难色,直言不讳的说整体的协调工作非常困难。
记者随后再次来到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继续探寻答案,宣传科主任黄诚的回答却出乎了记者的意料。
黄诚:如果这闪电河在这儿,跟这个地方的水库有关系么?
记者:当然有关系了。
黄诚:那要说真有关系,什么事都跟你有关系,你说什么事跟你没有关系,奥巴马当选跟你有关系么?你说!有关系么?
上游水库截水使湿地萎缩
虽然海委的分水方案即将要制定,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却是刻不容缓。记者就湿地保护专门采访了长期研究湿地,草原生态的专家。他们对湿地的保护给出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对于水源的保持方面,专家的意见是一致的。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教授海春兴多年来专门研究中国北方湿地。他指出,上游如能放水,那对湿地面积的萎缩将有巨大的影响。
海春兴 :因为这条河是大家的,国家的,不是哪个省的。如果分水协议成功,上游真正把水调下来,减缓作用非常大。应该在50%左右吧。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教授海山老师多年以来一直研究草原生态问题。他提出,对于湿地面积萎缩,气候是一个因素,但上游截水是最致命的。
海山:这个地方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倍左右。完全用降雨来恢复湿地是不可能的。这么大的蒸发量,只有一个办法,恢复植被,恢复枯草层的方式来保持土壤水分,来保持土地的生产力。
闪电河是否能恢复通水?湿地草原是否重新焕发生机?水利部海河管理委员会又是否能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