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两天唐山地区又地震了,有专家解释称,这两场地震极有可能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一次大地震的余震究竟可以持续多久,这一话题摆到了公众面前并引起广泛讨论。很多人表示了不解和不信,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了36年,余震为何还会“穿越而来”?在这次余震的背后,会不会酝酿强大的地震追随? [详细]

唐山大地震已过去36年 为何还会存在余震?

28日10时22分,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29日5时,相同区域又发生3.2级地震,两次连续的地震引起人们强烈关切,并对该地区地质活动是否有越来越活跃的趋势产生疑问。2010年3月唐山地区也发生了4.2级地震,大家当时讨论很激烈。

实际上余震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发生大地震以后马上就结束了,一次7级至8级的强大地震,其余震甚至可以持续百年以上。而这两次地震之所以会被认为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是因为这一次地震的位置发生在唐山大地震的主震断层附近,地震的地下半层的位置也大致相当。

其实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美国的新马德里,曾在1812年发生数次8.0级以上的强大地震,此后200年中,此地的地震都被认为是1812年的余震。 [详细]

余震可能持续数百年

数据说话:唐山大地震余震最近36年其实一直在发生

这一次的余震并不是时隔36年突然而来,其实自唐山发生大地震以来,36年来余震一直在发生,最近几年也是年年都有余震,只是公众没有关注而已,还有汶川地震的余震目前也在时不时发作。唐山地区1990年—1999年十年间,年均发生1—1.9级地震次数是418次,2—2.9级地震是103次,3—3.9级地震10次,4—4.9级地震1.4次,5—5.9级地震0.4次;2000年—2011年,年均发生1—1.9级地震次数是324次,2—2.9级地震是56次,3—3.9级地震6次,4—4.9级地震0.97次,5—5.9级地震0.4次。总体上看,余震已是越来越弱。

关于地震的一点思考: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专家?

“专家一出、骂声一片;学者冒头、板砖伺候”。一个专家说是,一个说非,哪个是正宗的专家?5月28日至29日,河北唐山发生两次地震,有专家称,此次地震为唐山大地震余震,后有专家称与日本地震有关。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则表示,唐山大地震距今已30多年,把此次地震叫做唐山大地震余震不妥,地震系统对这种说法也存疑。

地震专家,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对于地震的研究和探索,永远都在过程之中。所以,地震专家对于具体的地震现象,所发表给公众的言论,最好要严谨一些,要坦率承认自己对地震的预测,仅仅只是预测。譬如,28日河北唐山发生的地震,究竟是不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持肯定意见者和持否定意见者,都得承认是具有某种局限性的分析,有待后续客观事实和科学研究来验证。[详细]

感到明显震感的市民跑出户外给亲友发短信

我们需要普及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需要科学精神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渠道大大拓宽了,并且依靠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这样的平台,人们可以即时的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伪”专家的门槛降低了,人人都可以说上几段专业性很强的话,但毕竟不是真专家。特别是网络知识有其大众性的一面,离学术和专业仍差的很远。如果大家以为自己可以到了藐视嘲笑专家,并靠着点点鼠标就能推翻专家言论的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多科学界的争论都不是可以靠支持的人数多寡和“大家认为”、“群众认为”来解决的。要靠想当然和人多来决断,那么日心说断难生存,相对论胎死腹中,科学将毫无进展。

地震预报信息是关涉公民生命财产公共安全的重要信息,必须权威、及时、准确地公布。公众有对地震预报的知情权,地震预报机构应当为公众提供准确的预报信息。

诚然,地震预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大难题。与天气预报不同,目前对地震的发生还难以准确预报。但对一次地震出现几个版本的专家意见,这就让公众无所适从了。

编辑:金斌 专题编号:2012-05-144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