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沈阳6月4日讯(记者 包勇)如果看到《唐朝因干旱灭亡》等有趣的稿子出现在党报上,你会感觉到惊讶吗?如果党报出现在报亭里与其他报纸在市场中竞争时,你会感到佩服吗……
这,就是《辽宁日报》。《辽宁日报》提出的进报亭进家庭的目标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与启示呢?
今天,带着这些疑问,参加“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看辽宁——2012年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的30家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走进《辽宁日报》。
让党报进报亭进家庭
说起党报,人们想到的是,中国省级党报发行,基本上是公费订阅,靠摊派,是一项政治任务。然后订阅党报的人,几乎都是党的体制内的人,即便这些人,很多也是只订党报而不看党报。
究其原因是,想看、愿看的内容,党报没有,甚至有些观点和分析没有他们看得准、识得透,报刊发的内容,对他们用处不大。
党报在目标读者中的吸引力在丧失,党报的公信力在弱化,党报在党内的影响力在降低,在非常活跃的报刊市场中被边缘化。
“一张在市场上卖不出去的报纸还谈什么影响力。”2009年,辽宁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提出,要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自此,一场从上而下的改革探索在辽宁日报展开。新目标是办一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党报,而且,要让党报进报亭进家庭。
六大新闻体系党报贴近群众
如何改版?如何能让大众喜爱这份党报呢?《辽宁日报》创新主推六大新闻体系,包括:政经新闻、热点新闻、发现新闻、服务新闻、评论新闻、图像新闻。
比如发现新闻类,《唐朝因干旱灭亡》、《蒙娜丽莎真的没有微笑是你看错了》等稿子,虽然不讲究时效性,但生动的标题加上有趣的内容,足以让读者细细品味。
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春英曾说道:“以前我看辽报大多是‘一目十行’,现在都是‘一行十目’,重要的文章还要剪下来,不时拿出来琢磨一下。”
自从2009年7月1日进入零售市场后,创新改版后的《辽宁日报》当天在沈阳报摊卖出2126份,一周内上升至3530份,第10天突破了5000份。截至2010年2月中旬,日均零售量稳定在15000份以上。
目前,《辽宁日报》已跻身沈阳市1000余个零售报亭、报摊、流动售报点。凡是有卖报纸的地方,都能买到《辽宁日报》。
媒体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在中国,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者翻车摔伤的人,肯伸出手来扶持一下的人是极少的。”这句话出自1933年鲁迅的《经验》。
而就在去年,佛山“小悦悦事件”中,18位路人见死不救,引发公众对道德状况的深刻反思和猛烈抨击。这起事件在中国道德现象中是主流还是支流?是个别还是普遍?
作为媒体责任,《辽宁日报》推出大型策划“当今中国主流道德判断”,对当今中国的道德现状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社会实验、专家专访等形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今中国主流道德是向上的”观点。
根据这一观点,并提出了“六大判断”,共推出20块整版,刊发稿件15万字。随着对“六大判断”逐一进行论述后,将读者更多地引向了对道德的反思、对道德环境的审视。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处在纷繁多变的社会中,正确判断什么是主流、判断主流是向上还是向下,是一个关键。如果心中没有了底数,精神就没有了依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