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5日电 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各地的保健品也开始热销。或为了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或“不愿输在进补水平上”,考生很多“能补则补”。
专家认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要有科学理性的态度,主要应通过规律性的生活、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膳食营养保持身体最佳水平,而不能一味依赖“十全大补”的效果。
补品成高考“神器”?
在上海市天钥桥路上的一家药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从每年4月起保健品就进入热销期,而在高考前两个月达最高峰,顾客几乎是清一色的学生家长。虽然保健品价格并不便宜,但大部分家长都是一买就是一个“疗程”。“今年的销量比去年有所上升,人参、西洋参、枸杞子、冬虫夏草、灵芝等滋补品都很畅销。”
药店内,“专供高考”的胶囊、含片、饮片、口服液等单支或单瓶的价格普遍在百元以上,一些礼盒甚至达到300元到500元,而以中药为主的某款保健品则达到1000多元。
家住徐汇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高考冲刺阶段,女儿身体上、心理上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很担心孩子在最后冲刺阶段生病倒下,让她输点氨基酸,吃一点安神补脑的东西。”
而“高考神器”也风靡网络。来自淘宝网的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淘宝网以“高考”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了102%,购买人群以女性白领为主,年龄在40岁-49岁之间,多是爱子女心切,为参加高考的子女购买相关产品,其中高考竞争激烈的浙江、广东和江苏三地的用户购买量共占34%。有网店甚至还打出促销标语称,“购买产品的高考学生考入全日制本科(国家统招)院校,奖励一套产品,考入‘985’高校的学生,奖励两套产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