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上海纪念“非遗法”颁布一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上海约半数非遗项目处在濒危或有濒危可能的状态,亟待进行科学评估,优化传承链结构,创新非遗保护的管理机制。
该研讨会由上海市社联指导,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上海炎黄文化学会、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研讨会上,不少专家指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才起步,大量具体细致和专业化程度很强的保护工作和措施亟需落实和展开,不少非遗项目都已到了人老艺衰甚至人亡艺绝、后继无人的地步。
据了解,上海市共有49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级名录体系,157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市级名录体系,近300项非遗项目列入区级名录体系。此外,还有一大批传承人被命名,一大批传承基地设立。不久前进行的调查显示,上海已列入国家级和市级非遗名录体系的项目中,处于“良好”或“较为良好”的项目约占44%,近40%的项目处于“一般”或者“具有一定濒危可能”状态,还有16%“生存状况较差”、“濒危现象较为严重”。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高春明介绍说,在各类非遗项目中,医药类的项目相对而言生存状况较好,杂技竞技类次之,民间文学类的项目处于最为濒危的状态。
高春明分析说,很多非遗项目陷入濒危,根源在于它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正在快速消失,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其次是传承机制弱化,甚至出现传承链中断现象。
非遗传承以前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现在已变成了社会传承和学校传承为主。有些虽然还维持着传承链,但传承质量却不高;还有些传承人很有名气,却忙于应酬,出现了“传承人不带徒弟,带徒弟的不是传承人”的怪现象;随着非遗价值显现,传承人家族甚至出现了父子兄弟间为了一个配方而闹到剑拔弩张的事情。
非遗濒危,还有部分原因在于受到原材料限制,比如“紫檀雕刻”,由于紫檀木材料日益紧缺,价格昂贵,已经难于寻觅。而上海有名的顾绣,则因为对绣工的刺绣技艺、艺术品位要求较高,训练周期长而从业人员稀少,一样难于得到很好传承。
专家表示,虽然“非遗法”确认了非遗的主体法律地位和内在价值,但目前参与非遗保护的仍然只是各级政府和遗产传承人,而未能形成一个调动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其他个体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运作机制。此外,“非遗法”也缺乏配套的刑事责任制度,使得其实际执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据了解,非遗项目涉及医药、科技、卫生、宗教、商业、旅游等众多门类,保护已遭遇管理失控、难以协调等困难,此外,还面临着基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政策扶持等诸多问题。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仲富兰教授建议,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学术研究,克服“笼统模糊”习惯,采取精细化和标准化操作的理念,形成上海文化资源保护目录,保证非遗的保护利用走上健康的轨道。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