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专家评估报告显示,我国部分康复医疗机构已探索实现院内病人在临床科室和康复医学科间流动,但病人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制度亟待完善。
康复患者转诊不畅究竟“卡”在了哪里?
康复医疗资源短缺,基层承接能力有限
“这是一例脊髓血管瘤破裂术后的高位截瘫病例,经两个月住院康复训练,一个月居家训练后,恢复了正常行走。无锡市康复医院院长党英杰告诉记者,该院3年多来为8000余名各类康复病人恢复或部分恢复了功能,解决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生活品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巨大。然而,康复医疗目前仍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短板,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服务能力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现阶段,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1万余人,据专家估计,缺口达10万人。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水准,我国康复治疗师的缺口至少为30万人。
目前,我国拥有早期康复介入能力的康复科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及承接能力有限,缺乏康复急性期和稳定期的衔接机制,患者出院后往往无法得到康复治疗和训练。不少老年人因而在大医院“赖床”不走,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
2011年8月,卫生部启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国共有14个省46个城市(区)参加试点。近日发布的《全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评估工作进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专科康复医院的康复医疗学科建设、能力建设和机构基本配置较好,服务种类多且服务量大;二、三级医院的康复科康复面积、床位、人员配置相对不足,服务种类相对少,平均住院日时间长;一级康复医疗机构人员不足,技术能力弱,服务量少且康复治疗有效率较差,明显缺乏与二、三级康复机构间有效联系和转诊机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