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员系统有望实现三大创新和突破——突破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较长时间飞行的航天员健康维护和保障技术,初具规模的航天医学空间实验体系以及相关技术平台的突破。
面临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等四个难点
陈善广说,航天员系统在本次任务里面,技术状态的变化比较多,对人的要求比较高,有这样几个难点:
第一是航天员要进行手控交会对接,难度很大;
第二是在轨飞行时间长,第一次超过10天,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操作技能要求更高;
第三是首次女航天员上天,这是一个重要的状态变化,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产品以及相关的保障都要进行一些改变;
另外,空间实验内容新、项目多、操作难度很高。
陈善广说,在突破手控交会对接技术方面,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手控交会对接控制的模式、控制的机构、控制的界面,是否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认知特点,前期需要开展工程学研究确定。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做了大量地面试验,设计了非常多的方案来进行试验验证,为工程部门研制适合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要求的工程系统,提出了要求。
——研制手控交会对接的模拟设备,包括对现有的全任务综合训练模拟器的增补、改进,把手控交会对接在现有的全任务综合训练模拟器里体现,同时还专门研制单项的训练模拟器,这些模拟的训练设施,就是要逼真地反映手控交会对接的程序、方式和方法。
——开展航天员的训练,研究怎么训、训哪些科目、按什么标准训,才能使航天员熟练掌握手控交会对接的技术,具备相关的水平。
增加了生理监测指标;有50种香喷喷的食品供应
陈善广表示,较长时间飞行的航天员健康维护和保障技术,有望取得突破。
这次航天员将在天上飞行10天以上,是历次飞行时间最长的。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由短期飞行向中长期飞行的过渡。因此,较长时间飞行的航天员的健康保障,是一个关键问题。
陈善广说,在本次任务中,航天员系统在这个方面有重要的改进和创新。包括增加了生理监测的指标,原来对航天员的监测,是常规的四大指标:心电、呼吸、体温、血压,然后通过天地对话,以及通过观测航天员的图像,来判定其身体状态。同时,设立了20多种医学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进行天地协同,快速支持,保障航天员在飞行当中良好的身体状态;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会得到及时的处置。
另外,通过特殊的设计,航天员在长期飞行中有很好的心理支持,还有合理的营养供给、合理的作息制度设计以及相关的娱乐生活。
陈善广说,保证航天员在较长时间之内有一个好的身体状况,除了医学监督和保障之外,营养的维持和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航天食品也是本次任务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方面。考虑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食品以中餐为主,将会有五大类、50种食品供应,航天员在天上可以吃到热腾腾、香喷喷的食品,4天一个周期轮换。
为女航天员设立私密空间,增加了适合女性的食品
陈善广说,这次由于有女航天员参与,在飞行器,也就是天宫一号的内部空间设置方面有特殊考虑,包括私密空间的设立,航天员特别是女航天员换装、卫生处理、睡眠,私密性都能受到很好的保护。另外,从医监的角度,也会有一些新的监测办法,包括在药物的准备、方案预案上,都充分考虑到女航天员的生理特点。
舱内航天服针对女航天员的身体结构,包括身体比较瘦小,在设计上进行了调整。航天服里面的内衣设置有些调整,以符合女性的特点。
陈善广介绍,考虑女性的特点,还增加了一些适合女性的食品。
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和大家见面时可能会坐着甚至躺着,这是正常的
陈善广强调,较长时间飞行以后,由于体液的分布,还有疲劳等因素,会导致立位耐力下降。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和大家见面时可能会坐着甚至躺着,这都是正常的。像以前看到的那样直立挥手,一般只有短期飞行后可以。
据陈善广介绍,女航天员立位耐力下降的程度和概率,会高于男航天员。曾经有一位美国女航天员飞行12天后返回地面,第二天参加招待会,她演讲时试图站立起来,但滑倒了;第二次试图站起来,再次滑倒,后来退出了会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