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 在人类文明史上,女性群体曾经历艰难,却执著勇敢、不屈不挠;她们温柔纤弱,却给历史留下坚实的印迹。这些特征在波澜壮阔的大航天时代得以集中展现。
英雄不问出处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生于莫斯科附近的集体农庄。原本是纺织女工的她因喜欢跳伞而爱上了飞翔的感觉。在世界首位男航天员加加林勇闯太空的感召下,她勇敢地向航天学校报名,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加加林的同事,并亲手翻开历史新篇章。
美国首位航天器女指令长艾琳·柯林斯,幼时喜欢坐在车顶端详附近机场起降的滑翔机。然而不宽裕的家境无法供她上飞行课,倔强的她从16岁开始课余打工3年,直到拿着1000美元走进飞行学校,开始了人生的起飞。
美国小学教师芭芭拉·摩根,因参加美航天局的“太空教师”计划,成为一名候补航天员。1986年,33岁的她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亲眼目睹另一位“教师”航天员葬身化作火球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但此后她毅然彻底转业为航天员,在22年后终于飞入太空。
当然,更多的女航天员相对“平静”地由科研人员、职业飞行员转岗而来,但她们的飞天之路同样需克服重重艰难险阻。
任务艰巨不差妙趣
1984年,苏联第二位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乘坐飞船,与礼炮空间站对接。此后,她作为全球女性代表首次走出空间站,进行修理装配试验。在克服捶打钉子时的反弹力、抵消拧螺帽时的逆向推力后,顺利完成3小时的太空漫步。
在历经飞天“创业”后,更多的女航天员开始参加航天器驾驶、空间站建设、人员接送、货物吊装、天文记录、空间探测、对地观测、科学实验、工艺测试等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而一些打破常规的特殊任务也会平添妙趣。
2005年7月,美国指令长艾琳·柯林斯操纵航天飞机破天荒地在空间站近旁后空翻,以检查机腹绝热瓦是否有伤。返航时,地面控制中心出人意料地为她播放流行歌曲《来吧,艾琳》,向柯林斯致敬。
芭芭拉·摩根在空间站开“吊车”之余,通过天地连线为小学生们上了两堂太空生活课。除演示口吞水滴、肥皂水喷射洗脸外,还要回答“能否看到全球变暖对地球影响”、“生命中最特殊的老师是谁”等严肃问题。
韩国首位航天员、李素妍女士则在空间站饶有兴致地奉上速食面、泡菜、大酱汤、红参茶等东方饮食,征服了欧美同伴的舌尖和胃。
感言真挚同身受
思维敏锐、情感细腻的航天女性常有肺腑之言,让人感同身受。
捷列什科娃的感言充满哲理——“宇宙对我们女性既不多情,也不宽厚,因此我们要接受与男性完全一样的训练。”当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心声:“我知道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完全相信太空必然迎来美丽的中国姑娘!”
法国首位女航天员克洛迪·艾涅尔坦言——“在升空超重时,我的主要感觉就是挤压,空气都像被压缩了,不舒服”。不过,“女性虽在体力上不如男性,但失重时女性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反而独具优势。我当时就迅速适应了空间站”。
首次飞天的李素妍激动不忘谦逊——“在进入太空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高喊一声‘哇喔!’”,“我没觉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普通女性中的一员”,“回国后我要为研究人员和学生准备一系列讲座,同他们分享太空中的收获”。
芭芭拉·摩根则抚今追昔——“我知道,当人们看到我的这次飞行,会回想起‘挑战者’号……会想起参与其中的所有人,以及那些为此努力的人们,他们都在继续前人未完成的事业。”
太空丽影国之瑰宝
以捷列什科娃、萨维茨卡娅为代表的航天女性开拓者在世界航天界享有盛誉,获得过许多国际和国家级荣誉,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便以“捷列什科娃”命名。她们当中的许多人至今仍是著名社会活动家。
这些“先驱”的后继者们也被国家视作瑰宝。当柯林斯被任命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航天器指令长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这代表美国在探索太空的努力中又冲破一项障碍,即使是宇宙也无法对女性构成阻碍,英雄与体格和性别无关。
美国航天局前任局长奥基夫认为,芭芭拉·摩根多年来一直与科学机构合作,让人们牢记前辈的鼓舞,她是引领学生接受太空教育的极合格人选。摩根树立了一个极佳的榜样,她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眼中的模范。
韩国总统李明博高度赞扬李素妍的太空之旅,认为她的成功是一个阶梯,将帮助韩国实现10年内跻身世界航天大国的目标,并不断激励韩国的航天事业。
而柯林斯的话则表达了很多女航天员的心声——“我们由衷喜欢自己的工作,坚信能够完成任务。我们确信太空探索事业将带领人类走出地球。自第一架飞机首飞才100多年,看看我们已经走了多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