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关俏俏、潘莹)日前,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给献血者发山寨饼干“奥利粤”遭到网友质疑。针对网民对义务献血的诸多疑问,专家指出,在中国部分地区血液供应紧张呈现常态化趋势下,如何打消疑虑,珍惜和爱护公众的献血热情,是解决血荒治本之策。
——公众献血爱心欠缺还是采血服务欠佳?
网友“牧鱼儿M”说:是国民不愿意献血还是不敢献血?众多媒体报道采血不规范,还有一些医院粗暴对待我们的爱心,供血紧张没理由归咎于国民“消逝”的爱心。
记者日前在乌鲁木齐市最大的采血点——南湖献血屋看到,介绍献血知识、流程及相关政策的展板前聚集了不少市民。在献血屋里,医务人员在给献血者做完体格检查并初检合格后,才在采血区开始采血。
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主任文国新告诉记者,采血过程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使用一次性针头和一次性成品血袋,用后进行统一销毁,不会给献血者带来不安全因素。此外,为保证用血安全,血液还将进行复检。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哈力达认为,要解决“血荒”,相关部门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打“感情牌”。例如递一杯水、道一声谢,能让群众在献血的同时感到温暖。同时还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并对流动献血车进行科学布点,不仅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安排采血车,还要定期将采血车开到偏僻地区采血,真正方便群众。
——无偿献血,高价用血?
最让民众诟病的是“无偿献血,高价用血”,供血成本不透明影响了民众献血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根据物价部门“凡经过滤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每袋可加收20元”的规定,制备血液机采血小板每治疗量的最高价格为1420元。但国家规定“配血费和储血费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因此不少地区临床用血价格确实存在差异。
此外,还有不少民众表示,无偿献血后获得的“献血证”也不那么管用。很多人都在积极献血,可一旦需要用血时,报销往往面临一大堆障碍,这些都使他们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新疆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血液的种类粗略统计就有56种之多,功能、用量不尽相同,价格也相差甚远。相关部门应建立公开透明的献血用血机制,既要用公开事实向献血者证明,献血的程序会被严格遵守,献血的过程卫生安全;也要用更畅通的信息、更扎实的数据向用血者讲明白,为何义务献血,在医院用血时却要交钱。
另外,由于目前各地献血的报销政策不统一,异地用血报销需回原献血地,诸多繁琐程序使免费用血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方便无偿献血相关人异地用血工作,尤其是跨省异地用血报销工作,才能让公众献血积极,用血方便。
——血站及献血制度如何提高透明度?
“无偿献出的血液被当做肥料浇灌兰花”“‘血库’变‘金库’”等负面消息,一度将公众的献血热情降至冰点。虽然部分事件得到澄清,但是公众对血站及献血制度的信任度依然不高,导致各地血站采血难度依然很大。
面对民众对血站的强烈不满,相关部门辟谣称:血站“不存在利用无偿献血盈利”的问题,根据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200毫升全血全国统一收费标准220元,是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的费用。
同时各地血液中心也都作出解释称,每一份血液需要进行两次重复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等十多项基本检测。这些都是国家物价部门统一核定的,血站不可能通过卖血挣钱。
然而,多番解释仍未能打消民众心中疑团:假如血站没有谋取利益,为什么不公开血液采集、存储和消费等各个流程的成本呢?
吐尔文江·吐尔逊认为,要解决信任危机,仅仅只做到血站信息公开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部门还主动与献血者形成良性互动,例如为献血者进行免费体检、组织献血者夏令营等,增强献血者对血站等公益机构的信任度。
此外,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当逐步承担起血液采集、储存等中间费用,实现从无偿献血到无偿用血,体现无偿献血事业的公益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