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有81年历史、已弃用近20年的雷氏私家住宅雷生春,经过4年的维修、改造,以其原有风貌,作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一间诊室对外开放。
雷生春是香港特区政府在2008年确立的101处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古迹之一,地处九龙旺角地区荔枝角道和塘尾道的交叉路口,周围一片繁华。
雷生春也是香港活化(保护开发利用)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
雷生春上下共三层,只有600平方米。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雷氏家庭原是香港一个殷商,曾组建当时香港的巴士公司,也开过一个跌打药铺,做过贸易。上世纪70年代,其后人逐渐迁出,雷生春就成为空宅。后来,家族后人就无偿交给政府,是香港目前唯一一间由私人捐赠给政府的历史建筑。
在人们的印象中,香港是个繁华的金融、贸易、物流中心,自由开放,最具发展活力,经济十分发达,也是世界游客向往的地方。而香港对历史建筑保护,过去珍视不够。
“过去我们的发展压力很大,所以失去了很多的文物建筑。”香港发展局林郑月娥局长坦陈。见证香港发展历史的旧邮政总局大楼、旧香港会所大楼等,因建设发展而相继消失。
回归之后,情况有了新改变。特首曾荫权在2007年施政报告中说:“在优质城市生活中,文化生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进步的城市,必定重视自己的文化与历史,并有自己与别处不同的城市生活体验。”
因为要拆掉承载许多香港人美好回忆的皇后码头,2007年,年轻人起而反对。但为了发展基建,无奈之下,皇后码头还是拆除了。
痛定思痛,政府更加重视历史建筑物、旧社区的保护。文物保育政策在2007年高调出台,并成立了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监管文物保育计划的执行,希望通过不同的切实和可持续的方式,对香港的历史文化建筑及地点加以保护、保存、活化更新,让现在的香港人和子孙后代都能受惠共享。
之后,通过调查论证,政府新确定19项建筑物或地方成为香港的法定古迹,使香港如今的法定古迹总数达101个。不经批准,这些建筑的拥有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动、拆除。
香港还建立了建筑物行政评级制度。把一些暂时算不上古迹但很重要的旧建筑,按其价值分为三个级别。目前已有909栋历史建筑获评一级、二级、三级。其中,160栋一级建筑会尽力保存下来;309栋二级建筑没有那么重要,可选择性保留;其余的440栋三级建筑,如果建设需要,可以拆除。
林郑月娥女士介绍说:“我们从2008年1月开始,对所有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文物影响评估,到2012年5月,已有2600项工程通过了文物影响评估程序。”
为活化历史建筑,政府投入20亿港元用于翻新工程费用,还预留1亿港元用于复新建筑头两年的运营亏损补贴。
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有3个历史建筑“活化”完成。北九龙裁判司署法院大楼被翻新改做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香港)学院;大屿山岛大澳渔村一个有100年历史的旧警署,被改造成大澳文物精品酒店;而雷生春,现在成为浸会大学的一个中医药中心。
还有,景贤里这座建于1937年的俨如宫殿、中西合璧的私人住宅,被定为古迹后,通过与业主非原址换地,得以保存下来,经过特区政府两年的修复,于2011年5月对外开放,公众得以一睹其神秘面容。
“很多项目正在改装修缮中。”林郑月娥女士语气中不无喜悦。前荔枝角医院将改造成“饶宗颐文化馆”;香港第一个公共出租屋、1950年建造的“美荷楼”,将改做一个“青年旅舍”保留下来,反映香港公屋的历史;而建于1930年的湾仔蓝屋建筑群,经过维修改造,将成为一个文物地方生活馆“we哗蓝屋”,主要向参观者展示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场景、文化气息;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改装工程已经进行中,将活化成标志性的创意中心“原创坊”,为本地和海外的设计师提供创意和展览场地;位于中环的中环街市,将活化成为“城中绿洲”,供市民享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