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财经 正文
2012:中国资源类价格改革如何“闯关”?
2012年06月28日 10:16:48来源: 新华网

  改革不能沦为涨价的“幌子”,“非改革”因素必须剔除

  探索“多用电者多付费”的促进节能新机制,7月1日起,阶梯电价制度将在全国全面试行;

  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和资源稀缺程度的油价定价机制,正通过改革逐步建立;

  2010年以来,资源税改革试点起步……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资源价格改革和资源税改革的推进,对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

  然而,回顾从政策性低价到市场化计价的历程,资源类价格改革似乎总也摆脱不了“一改革就涨价”的怪圈。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解释说,价格改革的重点是理顺定价机制,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作用,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涨价”。

  要保持改革的公平性,某些“非改革”因素必须剔除,否则会让改革沦为涨价的“幌子”。这就意味着,资源价格改革,不仅仅要做“加法”,也有“减法”,尤其是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改革就是“纯市场论”

  资源类产品价格经历多年改革,仍未彻底改观资源产成品的“非市场”价格,原因就在于改革另一着力点在于“保民生”,资源品是民生之本,一味追求“纯市场化”改革,显然偏离国情。

  曾业松教授认为,资源性产品兼具公共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如果只盯着市场,搞“一步到位”,这样的改革会“伤民”。

  误区二:理顺变“唯涨价论”

  不绝于耳的改革声中,一些资源价改“听证会”几乎成了“涨价告知会”。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重点是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涨价”。

  上海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改革目的不是涨价,更不能借改革之名乱涨价,能源市场化改革目的是抑制垄断,提高品质,改进服务。

  误区三:提价“补亏论”

  资源类产品往往具有天然垄断性。不少公用事业企业把亏损的理由仅归于资源价格偏低,事实上管理不善、人员超编,都可能是导致亏损的原因。

  个别能源企业一边哭穷要求涨价、一边坐收巨额利润,无不反映出公众买单为垄断企业“增肥”的不合理性。

  以城市供水为例,国内管网漏损率超过15%的城市不在少数,这与欧洲平均不到7%的水平形成巨大反差。“跑冒滴漏”产生的巨大浪费,大多还是通过水价由公众承担。

  “较真”居民“水龙头浪费”,却对企业管理不善产生的漏损“视而不见”,未免有些舍本逐末。记者调研发现,同样是老旧管网密布的浙江绍兴,通过加强管理,漏损率从23%锐减到3.77%,一年节水上千万吨,这个“特例”引人深思。

前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电价|水价|价格改革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水电油气价格改革 哪些群体最受冲击?
  • 一方水被虚报17% 水价成本的“猫腻”有多少?
  • 煤电价改革迎来时间窗口 媒体称可借鉴阶梯电价
  • 专家称居民现有承受力应该不在乎阶梯电价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