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郑和下西洋不仅展现了当时明朝作为泱泱大国的风度,也表现出我国对南海主权的庄重宣示。
●今天我们弘扬郑和精神,第一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第二,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三,要加强互利合作。
【名家简介】
周尊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际问题专家。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美同学会理事、东欧分会副会长、留捷同学会会长。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顾问。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中国对外政策和苏联东欧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作为外交官和高级访问学者在我驻外使馆任职和国外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讲学或担任客座教授。在国内外发表、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学术论文、国际评论等200多万字。作为我国著名的波西米亚学专家,2009年获捷克政府颁授杨·马萨里克银质奖章。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航海日是2005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国家法定活动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日,为每年的7月11日。今年,第8个中国航海日在南京举办,主题为“感知郑和,拥抱海洋”。
607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带着2万7千8百名官兵和水手下西洋。他先后7次下西洋,游历了30多个国家,他到过占城(今越南南部),到过老挝、印度尼西亚、锡兰(今斯里兰卡),经过印度洋,最远到了红海和非洲东岸。今天,在肯尼亚已经发现了当年郑和船队留下的遗迹。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要早87年,而且船队的规模也大得多,最大的宝船长44.43丈,约142米。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国际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我国从海洋走向世界、开展和平友好外交的伟大事件,谱写了国际关系史和中外关系史的光辉篇章。郑和七下西洋,推动了明朝年间国际交往的大发展,促进了当时中外经济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而且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郑和下西洋不仅展现了当时明朝作为泱泱大国的风度,也表现出我国对南海主权的庄重宣示。因为在郑和使用的航海图上,已经标识出了当时我国南海的主要岛屿,也就是说,远在郑和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南海是中国的领土,而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船队首次在南海宣示主权。
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
我主要从外交角度来谈弘扬郑和精神。第一是要坚持对外开放。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中后期又开始实行海禁,清朝更加剧了闭关锁国的情形。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用炮舰和鸦片打开了中国大门,但那不是开放,是国门大开让强盗来肆意掠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制订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一边倒”,由于历史原因,不是我们不想开放,而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这“一边倒”是倒向了当时的苏联;1952年斯大林提出了“两个平行市场”理论,更加导致社会主义国家的自我封闭。而在这个时候,西方国家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从中我们应该吸取教训:闭关锁国只能断送民族根基,只有敞开国门,走向世界,不断吸纳各国文化,不断保持创新活力,才能增强国力,使我们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小平同志曾经高度赞扬郑和的开放精神,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全方位审视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发展的大趋势,扩大涉外交流,努力借鉴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成果。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就必须深化改革,要发展身边的多边经济往来和合作,而且要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还要进一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加国际合作竞争。
郑和七下西洋借助了我国千百年来科技创新的成果,把四大发明逐渐传播到了西方,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但由于封建专制,使得我国的商品经济和明朝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能得到更大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缺乏相互推动的动力和机制,使得我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才能创造出新的辉煌。
继承“以德睦邻”传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5世纪的明朝中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郑和率领船队扬帆走向世界,并不是像西方人发现新大陆那样搞殖民扩张,而是为了传播中华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郑和在他的记录中写下,“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明确提出下西洋的目标是以德睦邻,四海一家,共享太平。所以郑和船队带出去的不是鸦片,不是枪炮,而是中国的瓷器、丝绸、铜器和当时中国的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换回来的是当地的土特产,而不是掠夺回的珠宝。郑和下西洋,开启了和平的道路,播撒了友谊和文明的种子。这种友好的国际交流模式,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先例。它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光荣传统。郑和的和平之舟沿途受到各国人民的热情欢迎,其中一些国家的人民至今仍在纪念郑和。今天我们弘扬郑和精神,就必须坚定地继承这一光荣传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明确提出要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这一政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今天,我们更要强调和平、发展和合作的精神,这是国际形势的大势所趋。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发展,是指通过和平方式发展我们的经济,增强我们的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复兴和发展,不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走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要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第三,要加强互利合作。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目的是要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世界。和平发展使我国发展了,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发展;反过来,世界的发展又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走的是一条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就是说我们得到了好处,也让其他国家得到好处,我们要同所有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我国在对外政策上有几个原则,首先,大国是关键。我们强调,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但也要承认,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同中小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和平发展,关键就是要同大国发展关系,比如,我们和俄罗斯现在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两国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而且是大国关系的楷模;我们希望同美国建立一种建设性合作关系,中美关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我们跟欧盟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欧盟经历经济危机,也希望得到我们的支持。
第二,周边是首要。要处理好跟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和平友好,互利共赢。
第三,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们可靠的兄弟。我们要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而且要尽力为他们提供经济援助。
第四,多边是重要舞台。这些年来,中国在多边外交中越来越多地发挥了大国作用,就是在联合国,在人权会议,在其他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有一个争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还要不要继续韬光养晦?小平同志当年曾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战略方针,我认为,这一方针还应继续坚持。我们不能光把“韬光养晦”四个字提出来,而不顾上下联系,首先是“冷静观察”,对当前国际形势冷静观察就可以看到,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没有变,另外,机遇和挑战共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个也没有变;然后是“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准确地说,就是不要张扬,不要自满,不要骄傲,不要因为取得一些成就就洋洋自得;最后是“有所作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这些年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我们一定要坚持基本原则,不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
加强海权意识,加速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加紧开发南海,加强海军力量,加强公共外交
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弘扬郑和精神,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疆,还有35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有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万多公里的岛屿岸线;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我们有6000到7000个。我们要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这个领土不仅仅是陆疆,也包括海疆。最近在一次关于南海争端的调查中,有极少数人提出,我们为了那么遥远的一个岛礁费那么大劲值吗?这个观点是非常短视和错误的。这里首先牵涉到主权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岛是我们的,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周围就有12海里的领海,最多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最多350海里的大陆架。
南海有着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二战后,我国收复南海诸岛,当时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海的主权提出过异议,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在南海进行地质勘探,1968年发表了调查报告,估计在南沙群岛和周边有8个油气盆地,有储藏量超过几百亿吨的石油资源,还有1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从此,南海就不平静了。
南海属于中国,这个主张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早在汉朝,中国人就已经在南海航行和生产,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南海诸岛;郑和的航海图里明确标出了南海的岛屿,而且把南海的疆域加以规范,清朝时更进一步规范了南海疆域;在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正式公布了南海诸岛的中英地名,并于1933年首次把南海分成了四个群岛,也就是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中国人研究南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后来一直到明清,到二战之前、二战初期,在这期间,无论越南,还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它们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老百姓在南海活动的历史记载。在1956年和1958年,越南还曾两次公开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主权。但现在南海40多个比较大的岛屿,已经被越南侵占了29个,菲律宾侵占了9个,马来西亚侵占了5个,并在这些地方大肆掠夺我国的资源。
当前形势给我们提出的任务是要加强海权意识,并加速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另外要加紧开发南海,进一步壮大加强海军力量,当然还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外交,捍卫国家主权不动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