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9时许,海南省30艘渔船自发组成2个编队6个小组的捕捞船队,从三亚出发前往南沙开展捕捞生产活动。该航次作业时间约20天,生产地点在北纬10°永暑礁附近海域。中新社发 尹海明 摄
中新社7月15日电(记者 王子谦 王晓斌) 14日晚7时,海南赴南沙渔业捕捞船队行驶在南海的星空下,吃过晚饭,“琼三亚F8168”船的船员们三三两两地来到甲板上,或席地而坐谈天说地,或站在船头举目远望,大家享受着海风带来的清凉。
船长林谋英此刻依然站在驾驶室内,密切注视着前方的海况及船队的状态,“这次出海,我们船是整个船队的‘带头大哥’,责任重大。”
林谋英说,“琼三亚F8168”船去年建造并下水,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是一艘较新的渔业综合补给船。”船虽新,但船长却是个老航海人,“我1954年出生,14岁就出海,你算算我在船上多少年。”
“琼三亚F6168”船全长83米,宽13.8米,排水量3000吨,最高航速12节,载重近2000吨,共有60个床位,船舱共有5层,1楼至4楼主要是船员和工人居住的房间,5层是驾驶室。
“出远海安全第一,我们的操作设备有三套:自动、手动和水动。”驾驶员林谋琰指着驾驶台上的多个屏幕介绍,“‘AIS自动识别系统’可以识别过往船只;‘卫星导航仪’能清楚地看到船只经纬度、速度和距目的地海里及时间;‘水深仪’保证船只不会搁浅;还有雷达和火灾报警器,都可以保证航行安全。”
“收到短信后请立即与我船联系。”指挥船收到了一条由“北斗星通”发送的短信,船长林谋英立即用卫星电话回拨。
林谋英说,目前船上共有四种通讯设备——对讲机、单边带、北斗星通和卫星电话,“对讲机在海上使用,范围只有100海里内;单边带和公司联系,半个地球都可以收到;卫星电话就是全球范围了,使用方法和普通电话一样,每分钟2元,北斗星通还可以发送32个字以内的短信。”
船东林巍这次亲自跟船出海,对船上的设施如数家珍:“这艘船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海上鱼品速冻,有了这个,渔民就不用奔波运送鱼货,每次出海可以捕捞得更多。”
急冻间里,数百个盛着冰块的铁盒整齐排列,静待鱼品装盒急冻。林巍说:“像这样的急冻间共有六个,一次可以处理三十多吨鱼。”
“从渔船里收上来的鱼经过八到十个小时的急冻,在甲板上打包装箱就是成品了,我们会和渔民现场议价,回去后再结算。”
从储存仓乘液压电梯缓缓升上甲板,南海的热风正拂面吹来,一分钟之内,宛若历经冬夏。
“这次出海白菜、胡萝卜、西芹、黄瓜等蔬菜每样都带了几百斤,鸡蛋也有三四大箱,路上有得吃的,”林巍对记者加上一句宽慰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