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新一轮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19日正式拉开大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白景明等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三公经费”的公示较去年更为迅速,也更为细化,说明中国财政透明度正在日趋提高。
对于各方对“各部门已公布账单是否合理”的关注,专家们给出了“预算范围”、“内控情况”、“有整有零”和“行政特点”等四项判断标准。
“因公出国”、“公务车”和“公款招待”在中国被俗称为“三公消费”。2011年,国务院首度要求各中央部门向社会揭开“三公经费”的面纱,但在国务院规定时限过去半个月后,仍有近7成部门尚未公布账单。
相比于去年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今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有了很大改观。截至19日下午18点,已有88个部门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等有关数据。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三公经费”的集中公布,说明中国预算透明的完整性有所提高。
除了更加积极的态度,各部门此番晒出的内容较去年比也有很多新意。白景明介绍说,财政拨款只是“三公经费”的部分来源。今年,在公共财政收入决算外,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也同时亮相,从而能更为全面地展现纳入预算管理资金的使用情况。
从形式上讲,各部门此番发布数据的同时还配上了名词解释和职能介绍,这样民众不仅能了解“花了多少钱”还可以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从而更好地看懂“三公账单”。
此外,在“三公经费”发布的同时,相关部门的行政经费今年也首度“亮相”,白景明指出,这说明官方在推动财政透明的过程中,注重回应纳税人所关注的问题。
随着“三公账单”陆续晒出,网络上关于各部门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的讨论也持续升温。有人对比总量大小,也有人计算人均水平。就这一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必要投入,“三公经费”的关键不在于“有或无”、“多或少”,而是一个“度”的问题。
就“度”的判断,刘尚希给出了四点标准:“首先是看有没有严格执行预算”。
部门内控情况也是重要依据。刘尚希表示,一个部门如果连针对“三公经费”的详细规定都没有,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合理使用”。
第三个标准是“有整有零”。刘尚希指出,每个中央部门都有很多下属机构,只有当这些机构的财务情况也能同时呈现出来时,民众才能有更大把握来判断整体数据的合理与否。
此外,一些辅助性的因素也非常关键。刘尚希提醒说,通过部门的职责、工作内容等因素,民众也可以对“三公经费”的合理性进行大体分析。
对于“三公经费”公开所引发的高度关注,刘尚希表示,公开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参与协助发现问题。对民众来说,如何促进政府改进是比怒骂更为重要的事情。相关部门也要意识到,通过推进公开,加强与民众间的沟通,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是需要持续关注的事项。
白景明也表示,中国政府推进信息公开取得很大进步。下一步,政府在完善支出标准体系管理的同时,要更深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更细致地向公众解释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这是需要长期推进的重要任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