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为《搜索》的电影正在热映。“人肉搜索”,一个在中国互联网世界存在了12年的争议话题,再一次被人们热议。微博时代,传统“人肉搜索”已逐渐转移至这一急速崛起的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打拐、微博寻人、微博抓贼等一些“类人肉搜索”,对事件发展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核聚变”的传播模式下,微博“人肉搜索”也可能使事件走向不可控。这把双刃剑,可以为善,也可以作恶,如何既不妨碍网友利用它进行正常舆论监督,又防止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编者
近日,一张选美照片引发的“人肉搜索”正在微博平台上演。3个年轻的姑娘,只因“国际小姐”重庆前三的头衔,而不得不面对个人信息、私人照片被网友“持续扒皮”。
这场“人肉搜索”,由微博最先爆料,引发集体围观,随即博友“人肉搜索”,知名微博推波助澜,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病毒式转发”迅速聚合,而当事人的微博又加剧了信息泄露——整个过程堪称微博时代“人肉搜索”的标准样本。
变化
微博成“人肉”主阵地,形成碎片化传递和深度挖掘模式
白领小闫,以前自称“mopper”(混迹在猫扑网的人)、“天涯观光团”,当年著名的“虐猫门”、“3377事件”,她都是“人肉搜索”的积极参与者。不过,这两年她已转为微博的忠实拥趸。“我觉得微博堪称迄今为止最厉害的‘人肉搜索’平台,像最近的实习护士‘虐婴门’,从线索引爆到层层曝光,微博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挖掘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使用微博者过半。如果说,在2010“微博元年”之前,“人肉搜索”主要是以猫扑、天涯等网络论坛为主要阵地,那么随着微博席卷互联网,传统“人肉搜索”已逐渐转至这一急速崛起的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人肉’基本不通过门户网站,而是依靠社交网络互动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演进,充分发挥了微博的便捷、快速和易受围观特点。”从事互联网社会学研究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郭玉锦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碎片化发布、碎片化传递和深度挖掘的模式。”
而微博的空间开放性,在某种程度上又为“人肉搜索”提供了更多素材和挖掘可能。最近,网友根据一位家长“晒”儿子的700多条微博,竟然能得到其居住地、孩子真实姓名、生日、家庭状况、母亲单位、每周游玩场所等大量私人信息。这种“裸奔”微博,一旦遭遇“人肉搜索”,在微博“核聚变”的传播模式下,比以往更具杀伤力。
“微博上,日常化交流在网上公开,形成了一个‘搜索’的庞大数据库。”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乐媛说,“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更容易留下自己的‘痕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