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车营村,赵露泼一家领到救灾物资,一家四口露出笑容
赵露泼的妻子用从土里挖出来的电磁炉煮方便面
扛着领到的方便面,村民们踏着半尺深的黄泥走回家中,昨天中午的青龙湖镇北车营村,约有50位村民排成长队,在位于村小学校的救灾品发放点等待领取水和食物。
“每天都得发救灾品,每家一天一箱矿泉水,一箱方便面。”村里的工作人员说。此次水灾中,北车营村的村道路被1米多深的洪水覆盖,路旁高台阶上的小商店,水深也达到了腰部。
大水退去后,留下了半尺厚的黄泥,周边居民家中多有进水,也无法继续居住做饭。村里则将临时安置点放在了小学校的操场上,30个蓝色的救灾帐篷码成方阵。村民杨女士和自己的老母亲、23岁的儿子三人住在帐篷里,床下摆着四箱矿泉水,一旁的饭盒里是烧茄子和烙饼,“你们也没吃饭呢吧,来,吃口吧。”杨女士边说边给记者递上烙饼。
此前有传言,居住在该村的外地村民说村里在发放救灾品的时候,顾不上外来人口。对于这种说法,北车营村翟书记说,他也听到了居民们对此的怨声,但实际情况并非外面传的那样,这应该是村民们在争相领取救灾品的时候,一些自私的村民说出来的话。“咱北京人,在附近还都有个亲戚可以投靠,外地人在这里生活本来就不容易,更应该得到帮助啊,不会有这种事情的”。
目前,村里的供电已正常,多位架线工人在村口将被冲毁的电线杆拆除。
前天北京再次发布蓝色降雨警报,面对这一情况,北车营村为50个抢险队员每人配备了一份雨衣、手电、绳索,以供应急之用。“每个帐篷里面临时加了一张床,以防有新的无法在家里居住的受灾群众。”翟书记说。前晚11点多,警报解除,“村里人都松了口气”。
同题报道:领到救灾物资“委屈英雄”笑了
新京报连救5名邻居的“委屈英雄”—安徽人赵露泼终于领到被褥等救灾物资。此前他去北车营村村委会领取时,因不是本村人碰了一鼻子灰,一家4口被迫在卡车上过夜。
昨日,北车营村村支书翟瑞生表示,临时召开村“两委”会议,强调发放物资时要一视同仁,确保全村每户受灾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干部称“下面没搞好”
昨日,赵露泼换下救人时穿的衣服,这件T恤已穿了好几天。
北车营村村支书翟瑞生、青龙湖镇政府的包村干部,都专程去他家探望。
“书记说当时并不知道这事,是下面工作人员和村民没搞好。其实是一个误会,他本人是把外地人一视同仁的。”昨日,赵露泼的妻子说。
青龙湖镇政府包村干部称,她去赵露泼家解释,政府并未将外地人和本地人区别对待,这是工作当中存在的误会,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理解,“他(赵露泼)说没在外面说过政府坏话,再这么探望就搞得他不好意思了。”
确保每人基本保障
包村干部称,“当时村委会只是要求给每户村民都发放物资,但并没有向工作人员强调是否有本地人、外地人之分,所以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疏忽。
翟瑞生说,得知此事后紧急召开村“两委”会,强调发放救灾物资时,不能有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区别,要尽量确保全村每户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负责发放物资的北车营村村支委委员刘凤英称,发放首日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只能先解决本地村民的需求,所以才没有发给一些外地人,但他们并未有地域歧视。
前日下午,赵露泼的妻子从临时安置点领取到一箱方便面和矿泉水,“也没要我们提供暂住证。”她说。
昨日下午,她和其余3户外地人,又从临时安置点领了被褥,“都高兴得抱着回到家”。
早先报道:外地男子暴雨中救多人因无北京户口不能领物资
特写
外乡人水中连救多名邻居
在北车营村,年近四十的赵先生是个外乡人。他和妻子来自安徽,上世纪90年代到北车营村务工,至今已有将近20年。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租住在排水渠北侧出租房内的赵先生带领妻儿脱险后,想起了还在院子里的邻居,于是他蹚着半人多深的浑水,一步一步返回院子,先后背出隔壁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和一位16岁的女孩。一个小时后,赵先生再度回到巷口,翻过院墙,帮助一名被困家中的邻居脱险。
前晚,几名与赵先生同院的受灾村民都被安排住进北车营完全小学的救灾帐篷里。由于不是本村人,赵先生一家没能享受同样待遇,也无救灾物资可领,夜里只能借住在邻居的卡车里。赵先生把两个孩子安置在驾驶室内,自己则和妻子睡在车斗里,“很热,蚊子又多,我们都一夜没合眼。”
昨天下午,对于赵先生一家的安置问题,北车营村党支部书记翟瑞生的解释是“前期救灾物资比较紧缺,需要先尽着本村人口”。他承诺当晚会及时解决赵先生一家的问题,不会让他们继续露宿。记者苏晓明刘佳怀若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