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货币政策为何仍要“稳”字当头
2012年08月06日 07:03:30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央行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稳”字当头。在8月2日发布的2012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指出,下一阶段将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避免物价新一轮反弹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货币政策为何没有“刺激”味道,反而强调“稳健”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究其原因,一是物价,二是货币政策要求的前瞻性。

  对于物价形势,央行报告强调,受到基数降低等影响,8月份后同比CPI有可能出现一定回升,目前看回升力度不会太大。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受劳动力成本、资源性产品和部分不可贸易品价格存在趋势性上涨压力等影响,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扩张性政策刺激增长的效应可能下降、刺激通胀的效应则在增强。

  “物价尽管上半年回落到4%以内,但依然面临不确定性。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币值和物价。”谢太峰指出,物价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有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从国际看,油价有可能上涨。同时,最近各地为稳增长采取了很多刺激性措施,这些有可能造成物价反弹。而且,劳动力成本上升,各地房价出现重新上涨趋势等因素,都使未来通胀压力加大,所以货币政策要强调稳健。

  第二个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前瞻性的要求。谢太峰告诉记者,之所以强调稳健,也是接受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教训。当时为应对危机,货币政策有点反应过度,发行了大量货币,这种缺乏前瞻性的举措成为2010年、2011年通货膨胀的一个原因。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克服之前政策前瞻性不足的问题。

  专家指出,“稳增长”不等于放松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是要使经济平稳发展,防止过热、过冷,防止大起大落。谢太峰表示,当前尽管把稳增长放在第一位,但是指把经济“稳定下来”,不是要刺激经济过快发展。现在,若放弃稳定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追求GDP的投资冲动会再度高涨,这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有可能使经济陷入新的恶性循环。

 [1] [2] 下一页

标签:货币政策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央行发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8月后同比CPI或回升
  • CPI如期回落 下半年货币政策或还有多次调整
  • 央行:中国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 与货币政策是两码事 "温州改革"不会导致银根开闸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