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海葵昨天凌晨在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沿海登陆后,浙江、江苏、上海多地出现狂风暴雨,航班高铁大面积停运,目前各地已接到3人因灾死亡报告,400多万人受灾,各地紧急转移民众约2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海葵”登陆强度和影响时间都极有可能超过2005年的“麦莎”和“卡努”,尤其是受前期“苏拉”和“达维”的影响,部分地区至今还未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而“海葵”的到来将使强降水叠加,进一步增加危害程度。中国气象局五年来第一次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8月8日8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第11号强台风“海葵”给浙江、上海两省(市)造成的损失,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7日赶到浙江灾区的预警响应工作组就地转为国家四级响应工作组,继续在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海葵”在江浙“大闹”近20个小时后,已于8日深夜挺进安徽省东南部。目前,安徽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将防台风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I级,同时紧急部署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应对海葵继续“作乱”。
海葵来袭浙江上海损失惨重
海葵登陆浙江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强大的破坏力给所经之地造成巨大损失。
截至8日下午4点,浙江受灾人口403.19万人,倒塌房屋4452间,停产企业37680多家,紧急转移157.59万人,直接损失100.25亿元。
海葵登陆后,迅速影响到上海,当天全天上海风雨强劲,市区内普遍出现6-8级、阵风9级的东北大风,杭州湾和洋山港分别出现7-9级和9-11级偏东大风。上海防汛指挥办8日晚9点提供的消息称,当天上海有3万余棵树木伏地,并造成2死7伤的意外事故。
受台风影响,南京南站列车在8日停运数十趟列车,沪宁、宁杭高铁全部停运。而从8日下午5点开始,南京禄口机场就在陆续地取消航班,目前九成航班已经取消。同时,上海铁路局13时30分发布消息称,8日部分经由京沪、沪宁高铁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停运及缩短运行区段。此外,铁路杭州站、杭州南站始发、途经、终点到沿海铁路(甬台温)的31对列车停运。同时杭州站、杭州南站8日中午12时前往来上海、南京、天津及北京间的高铁和动车也全部停运。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8日7时30分发布消息称,根据台风“海葵”的移动情况及机场气象预报,机场决定暂时关闭。8日下午18时,机场恢复运行,接收航班起降。首个航班已于18时14分安全降落杭州机场。受“海葵”影响,全国多地飞往杭州、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多条航线航班被迫取消。
进入安徽黄山顶现12级大风
海葵在8日夜间23点前后以强热带风暴或热带风暴的强度进入安徽省东南部的宁国和广德附近,后缓慢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受其影响,黄山风景区遭遇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同时出现9到10级大风,光明顶最大风速达12级。为确保游客安全,目前黄山风景区已停运太平索道,关闭了西海大峡谷景点,景区内多处滚石情况已得到及时处理。
据了解,目前黄山市已启动2级预案响应,要求加强景区未开放区域安全管理,禁止游客等人员通过非正常线路进入景区游览,就危险路段,设立警示牌安排人员值守,对漂流涉水景区,及高空滑索和户外拓展等景点实行关停。黄山气象站还发布了级别最高的红色暴雨预警信号。
此前在8日清晨,合肥机场航班已因持续受到“海葵”影响,合肥飞往上海浦东的MU5468航班不得不延误。
截至昨晚,合肥机场当日前往上海、北京等地的航班共7个航班被迫取消,延误航班也达到3个,近千名乘客出行受阻。
此外,安徽省部分高速依然受海葵影响,截至昨日下午16时,G3京台高速铜汤段、黄塔桃段;G56杭瑞高速徽杭段均实行三级交通管制,限速60公里/小时。
升级预警安徽局地将遇特大暴雨
安徽省气象局8日上午10时将《安徽省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变更为Ⅱ级,将台风预警信号由蓝色提升为黄色,15时30分将暴雨预警信号由黄色提升为橙色,这一级别的台风预警对于安徽这个内陆省份而言十分罕见。预警信号称,受台风“海葵”的影响,称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并伴有强降水。应做好防风和防雨准备。
此外,截至昨日下午15时,合肥等50多个市县已分别发布不同级别的台风预警信号;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10日,浙江大部、上海、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中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累计雨量150~400毫米),局地特大暴雨(累计雨量400~600毫米)
安徽气象部门提醒,由于该省南部地区降水明显,山区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注意防汛,可能出现城市内涝。截至8日晚,安徽全省平均风力正自北向南逐渐增大,预计江北风力将达5~6级,阵风8级;江南6级,阵风9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