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国庆档最有竞争力的电影《铜雀台》的第一出品方,长影集团亮相上海并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长影继推出历史巨制《辛亥革命》后,推出的另一部大片,标志着长影电影创作迎来了历史新拐点。
近年来,长影集团创作生产了一系列优秀影片,汶川地震3周年之际,反映灾区人民心灵重建故事的电影《大太阳》;反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孙东林、孙水林兄弟事迹的《信义兄弟》等等。其中,《辛亥革命》的拍摄被全国政协确定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大活动之一。公映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亲切接见电影《辛亥革命》主创人员并观看了影片,给予高度评价。此后相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度‘走出去’突出贡献奖”、第31届大众百花奖多项提名等荣誉。
长影创作生产的脚步依然继续前行。十八大献礼影片《索道医生》正在紧张拍摄之中。
长影老艺术家陈学洁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几天,我们长影的新片子《索道医生》开机了,他们不仅深入到云南的大山里,还全部起用了当地傈僳族的演员。”曾经主演过《达吉和她的父亲》的老人非常激动,“这跟我们当年是一样的啊,艺术创作就是不仅要‘像’,还要深入生活的‘真’。所以啊,我非常高兴看到改制以来焕发生机的长影,发扬了这样一个光荣的传统,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也相信长影的明天会更加辉煌!”著名导演孙沙对创作也是信心满怀,目前正与主创人员深入到陕西农村,他表示一定尽全力拍出一部有分量的影片。
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种种因素,中国电影业整体陷入困境,作为老牌国有电影厂,长影也在所难免。到1997年,长影已连续6年亏损,账面亏损金额达3000万元,举步维艰。
面对困境,1998年,长影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在全国电影界进行体制改革。改革旧体制,组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变。新成立的长影集团,在全国率先实施“出资人制度”,对旗下各部门进行公司制改革,设立16家子公司,使原来的总厂与各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母子公司关系,不到一年时间,这16家子公司全部摘掉亏损帽子,长影开始扭亏为盈。
2003年,长影被列入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全员参与社保、内部退养、艺术创作人员分类管理、重新定岗定员竞争上岗等办法,对用人机制进行改革。2008年,长影从实际出发,发力于多年来在农村题材电影创作领域的传统优势,走差异化电影创作之路,立足服务“三农”,申请设立全国第一家国家级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这一设想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财政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年7月获得批准,并设立1亿元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
长影目前在全力推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大片基础上,更多关注农村现实生活的影片,推出了一批农村题材影片,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对于摆脱生死存亡危机的长影而言,敢于连续两年领衔出品过亿元制作的影片,本身就已佐证其通过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两轮驱动”战略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资本投入保障力、回报风险承担力,这是比“光荣和梦想”更加现实不过的字眼。
执导《铜雀台》的长影青年导演赵林山表示,“如果没有长影的支持和帮助,《铜雀台》可能真的会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记者获悉,这部总投资在1.3亿元左右的大制作,策划期长达3年,历经多次易稿,足见长影对创作优质影片的耐力和迫切,以及对精品的打磨精益求精。
“长影要重拾上个世纪的辉煌,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坚信时间会证明一切。”长影相关负责人称,“我们希望保持一种站在起点时的那种冷静,但我们绝对有着冲刺的动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