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调研报告称上海人口极限可达2500万至2800万人
2012年08月15日 14:46:56来源: 新民晚报 江跃中

  上海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出台

  申城人口极限2500-2800万人

  市政协常委昨天下午召开专题座谈会,上海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调研报告披露诸多信息——

  “如果根据上海国土规划,2020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924平方公里左右,以同类国际大城市的人均占有量为参照标准,以人均建城区面积125-134平方米作为承载标准,根据公式“人口容量=总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可得出上海人口容量的极限约为2200-2300万人的结论。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参照东京、纽约等城市建成区占整个市域面积的标准,则建成区面积可达到市域面积50%-60%,即3200-3800平方公里,按照同样的参照标准,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

  近10年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这份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历时5个月主导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近1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集聚膨胀,常住人口由1640.77万人增加到2301.92万人,净增661.15万人,年均增长66万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上海常住人口比重由“五普”的18.6%提高到39%。2011年,上海城镇建设用地已占市域总面积的48%。同时,上海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快速城市化时期,在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多等客观条件影响下,土地非农化速率仍将加快,每年新增建设用地仍将保持40平方公里速度增加,建设用地很快达到生态极限值的上限(建设用地占全域面积的50%)。而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一般介于20%—30%之间。按同口径测算,大伦敦、大巴黎、东京圈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别占规划区域面积的23.7%、22.7%、29.4%和23.4%。

  据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谢玲丽介绍,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产业用地过高,生态用地总量减少趋势较明显。上海现在产业用地比例偏高,工业用地占城镇建设用地29%以上,高于北京、天津、广州的工业用地比例。

  “中心城人口密度过高,中心城区过度拥挤。2010年上海人口密度为3631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谢玲丽说,仅占全市1/10土地面积的中心城,承载了将近全市一半的人口(1100万人)。

  人口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

  上海的资源环境到底能够承载、支撑多少人口?调研报告从多方面做出了预测。

  -土地资源如果能够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上海陆域面积的用地结构,人口容量的极限可达到2500—2800万人。

  -淡水资源如果今后能加大长江新水源的开发力度,加强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保护,减少人均生活用水量,那么未来上海淡水资源支撑2800—3000万人口是可能的。

  -生态环境如果能够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到2020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到3000万公斤/日(以东京中心城区垃圾处理能力2.1万吨/天为参照标准,结合上海建成区面积估算),同时人均垃圾产量减少到1.0—1.2公斤/日,人口承载能力可以达到2500—3000万人。

  -交通交通的人口承载能力约为2200—2800万人。如果能进一步加快交通体系尤其是轨道系统建设,使公交客运总量达到4000万人次/日,上海人口容量可达到2500—3400万人。

  -住房如果上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40平方米,则人口承载量为2000—2300万人;如果将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25—30平方米,则可达到2700—3200万人。

  报告总结认为,如果按照现有规划、当前标准和现实情况来计算,制约上海人口承载量的短边因素主要为生态环境,上海人口承载量为1800—2300万人;如果能够突破现有规划和某些政策条件,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则制约上海人口承载量的短边因素为土地资源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上海人口承载量可达到2500—2800万人。

  该调研报告也对促进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

  -进一步促进人口、土地、城镇、产业发展规划之间的相互融合

  -严格控制中心城高密度住宅建设

  -中心城应着力安排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满足人才集聚需求

  -优先安排公共设施和公共绿地建设

  -把郊区新城、重点新市镇建设作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

标签:上海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2012上海书展今日开幕 可听可观上海书展动静皆宜
  • 上海中心气象台14日11时1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 上海浦东机场2架客机发生剐蹭 亲历者称像地震
  • 台风过后上海街头现“车牌摊铺” 失主需赎买(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