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滞销暴露三大“弊端”
专家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国内煤炭市场长期存在的诸多弊端一直没有解决。
第一,煤炭产能缺乏有效调控,过度市场化现象仍在持续。
近几年,我国一些产煤大省煤炭产量屡创新高。以山西为例,2011年山西将煤炭产量定在7.8-8亿吨,但最终产量达到8.6亿吨;2012年,山西明确提出把煤炭产量控制在9亿吨,但业内并不看好。从全国范围看,今年上半年煤炭产量达到19.1亿吨,增速仍高达5.6%,同时进口量暴增到1.4亿吨,平均月进口量突破影响沿海煤炭供求2000万吨/月的临界点,而预测显示全国同期煤炭消费量为19.7亿吨,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而且实际消耗量很可能低于这个数字。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院长王宏英认为,产能严重过剩是此次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
第二、缺乏对国内外煤炭市场供求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今年上半年国际煤炭市场一直不景气,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下降,一些产煤国煤炭出口十分旺盛。以前,每当中国大规模进口煤炭时,进口煤价格就会大幅攀升,进而促使国内煤炭采购量增加,然而今年这种因果关系并没有出现。同时,受经济增速放缓、水电出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的需求却在大幅减少。对此,煤炭企业和主管部门缺乏监测、预警,没有及时发现、提前应对。
第三,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目前,国内煤炭价格在流通环节产生的成本过高,这导致国内煤价与国际煤价出现倒挂现象,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里面有流通环节过多、不合理收费、腐败等诸多原因。王宏英指出,煤炭的生产成本在交易价格中最多不超过50%,另外50%产生在流通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能理顺,很难把煤炭价格降到合理水平,国内煤企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也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